土地使用权变更程序:依照《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17条规定,改变土地用途应依循以下程序:
1. 取得出让方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土地用途改变,将直接引起土地出让最高年限的改变和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变化。同时,土地用途的改变,必然发生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变化。因此,《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17条和《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18条,都规定了土地用途的改变必须取得出让人的同意或批准。土地用途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改变后的土地用途必须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因此,改变土地用途亦应取得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
2.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变更协议或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土地用途的改变是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内容的重大变更,因此,土地用途的改变,在取得出让人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之后,应由出让人和受让人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变更协议或者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调整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并相应调整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土地征收过程中农民的权利。农民拥有维护土地所有权及使用权、预征知情权、调查结果确认权等权利。同时,政府有义务公告征地批复结果、土地补偿方案等。在征地过程中,农民有权对补偿标准提出异议,拒绝未全额支付补偿费的政令,并对违法占用土地行为进行举报。
同时,土地用途的改变,必然发生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变化。
没有备案的话,是不会给你办理过户登记手续的。⑴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由承受方交。⑴以房产抵债或实物交换房屋,应由产权承受人,按房屋现值缴纳契税。房屋赠与赠与方不纳土地增值税,但承受方应纳契税。对承受国有土地使用权所应支付的土地出让金,要计征契税。
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出让方属于特殊主体,及出让方必须由政府土地行政管理部门担任。但在现实中,无效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并不少见。对于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受让方,法律并无明确的限制性规定。但是一旦因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履行发生争议,则合同当事人主体资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