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诉讼时效是否及于其他保证人
时间:2024-09-16 浏览:3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所谓的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那么超过诉讼时效是否及于其他保证人呢?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带您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法律知识吧。
超过诉讼时效是否及于其他保证人(《担保法》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
保证人的保证责任在超过诉讼时效后是否适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规定,超过诉讼时效的其他保证人无需承担保证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人民法院应当如何认定保证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后又在催款通知书上签字问题的批复》中的规定,如果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后未依法向保证人主张保证责任,保证责任将消灭。在保证责任消灭后,债权人书面通知保证人要求承担保证责任或清偿债务,若保证人在催款通知书上签字,人民法院将不认定保证人继续承担保证责任。然而,如果该催款通知书的内容符合合同法和担保法关于担保合同成立的规定,并且经保证人签字认可,可以认定为成立新的保证合同,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保证人按照新保证合同承担责任。
债务担保人责任可以免除的情形
可以免除债务担保人责任的情况
1. 在保证期间内,如果债权人允许债务人转让债务,必须取得保证人的书面同意。对于未经保证人同意的债务转让,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2. 如果债权人与债务人协商变更主合同,必须取得保证人的书面同意。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合同变更,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当保证合同有其他约定时,按照约定执行。3. 对于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和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情况,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满之日起六个月。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内,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的,保证人可以免除保证责任。如果债权人已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4. 对于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和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情况,债权人有权在主债务履行期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内,债权人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可以免除保证责任。
最新资讯(《民法典》于2021.1.1生效)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的义务人权利和义务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二条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在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如果义务人同意履行,不能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理由提出抗辩;如果义务人已自愿履行,不能要求返还。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逾期未支付贷款利息案
第一种观点:保证人某车轮厂应偿还借款本金147万元及借款期间的利息;工商银行某支行于2002年5月22日诉至法院,要求法院确认抵押行为有效,某齿轮公司支付贷款利息281981.27元,某车轮厂在其担保的贷款范围内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在诉讼时效期间债权人的转让债权的行为
-
连带担保责任保证的时效是多久?
连带责任,保证诉讼时效是属于一般的民事案件纠纷,连带责任保证诉讼时效是三年的时间,三年的时间是从权利受到侵犯,或者是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犯之日起开始计算三年的诉讼时效期间。债权人应当在保证期间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并从债权人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之
-
借条担保时效法律规定及相关内容
法律没有规定担保的最长期限,有约定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借条上担保人诉讼时效是三年,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保证合同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为止等类似
-
主债务诉讼时效届满,谁享有诉讼时效抗辩权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主债务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保证人享有主债务人的诉讼时效抗辩权,保证人一定要注意行使抗辩权。保证人未主张前述诉讼时效抗辩权,承担保证责任后向主债务人行使追偿权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主债务人同意给付的情形除外。第二十二条 诉讼时
-
夫妻存续期间诉讼时效能否中止
-
超过诉讼时效是否及于其他保证人
-
无抗辩权的债权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