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误信虚假广告买房,损失怎么赔偿
时间:2024-02-17 浏览:3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开发商会发布广告对自己的楼盘进行宣传,而有些开发商发布的广告是属于虚假广告,对消费者进行欺骗,那么因误信虚假广告买房,损失如何赔偿?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因误信虚假广告购房的损失如何赔偿
一、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合同将被认定为无效:(一)一方采用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方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根据上述规定,购房者因为开发商虚假广告购买房屋所签订的购房合同是无效的。如果购房者因此遭受了损失,应按照实际损失进行赔偿。
二、开发商虚假广告的认定
购房者要认定房地产商发布了虚假广告,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房地产商发布了虚假广告。购房者需要能够证明广告内容是虚假的或部分是虚假的,并且这种虚假是房地产商主观故意造成的。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商才需要承担责任。(2)购房者受到了欺骗和误导。购房者购买房屋是基于对(虚假)广告内容的期望,如果购房者在购房前已经知道或应该知道广告内容是虚假的,或者购房者的购房行为与虚假广告无关,那么就不能认定购房者受到了欺骗和误导。(3)购房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购房者的合法权益遭受了实际损害,包括财产、金钱和精神上的损害。(4)损害和虚假广告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也就是说,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了购房者,给购房者的权益造成了损害,这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三、最新资讯(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在履行义务或采取补救措施后仍遭受其他损失的,应当予以赔偿。根据第五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赔偿金额不得超过违约一方在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根据以上规定,如果购房者因误信虚假广告而遭受损失,开发商应当赔偿购房者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能获得的利益。赔偿金额应当在违约一方在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范围内。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二手房买卖官司的诉讼时效
二手房买卖官司的诉讼时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相关规定,存在三年诉讼时效,但请求返还房屋等情形不受限制。还详细阐述了买房后房屋被查封的处理方法,包括提出异议、等待解封、提供担保财产或解除合同等。最新资讯提及民法典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超过
-
一、房屋首付款条件
房屋首付款条件和贷款方式的相关内容。对于首套房首付款最低为20%,二套房最低为60%,而三套房银行根据房价决定是否贷款。此外,还介绍了两种贷款方式: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示例。最后,文章详述了按揭贷款所需提供的资料以及办理流程。银行在
-
离婚后改名是否影响贷款购房资格
离婚后改名是否会影响贷款购房资格的问题。离婚买房一般符合购房贷款条件即可购买,但银行对离婚后贷款购房有相关规定。房地产管理部门主要关注婚后的房产分割情况。对于离婚后申请首套房贷,银行要求离婚一定时间后才可申请贷款,以防疑似假离婚购房。因此,建议直接咨
-
陷阱1:虚假广告宣传
购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陷阱及应对建议。其中包括虚假广告宣传、内部认购、定金问题、按揭问题和特价房等问题。提醒购房者要实地考察、了解合同细节,选择信誉好的开发商并谨慎选择特价房。购房过程中要注意广告宣传的真实性,了解按揭政策,并保留宣传资料作为证据。建议
-
婚后买房怎么才能算个人财产怎么约定
-
婚后买房怎样才能属于个人财产所有
-
离婚之后能立马买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