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购房者可在保修期内要求开发商进行维修,如果维修导致房屋使用功能受到影响或给购买人造成损失,开发商应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在交接房屋后,购房者可以先要求卖房人进行修复并赔偿损失,然后再进行房屋的交接。
在合同履行中,如果房屋主体结构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使用的安全性,而且修复不可能或成本巨大,购房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请求房屋所在地的房屋工程质量监督单位进行检查。
2. 在取得房屋质量鉴定不合格的证书后,可要求开发商予以退房。
对于因退房而造成的损失,开发商应承担赔偿责任。
房屋漏水的处理程序及责任划分。首先提出与物业和开发商协商,若无法解决则向政府主管部门投诉,最后可提起民事诉讼。质保期内开发商应承担维修责任,业主不当行为导致的漏水需恢复原状或赔偿。质保期满后业主自行负责维修和费用。公共设施漏水由物业管理公司负责。邻里
拒绝收房的各种条件。包括未取得必要证书和备案、无故延迟交房、改变房屋结构和配套环境等。购房者在交房时应注意验收房屋质量、配套设施等是否符合合同约定,并明确收费项目,警惕协议陷阱。在发现任何不符合要求的情况时,有权拒绝签收并在交接记录上记录拒收理由。
房屋裂缝的分类、允许范围及开发商的责任。购房者在面对房屋裂缝问题时,需了解裂缝类型和保修年限,采取专业鉴定后确定维权方式。签订购房合同时,应明确房屋质量保证及问题处理办法。同时,房屋渗漏的责任分担及处理方法也有所提及。在维权过程中,购房者需保存和搜集
一起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原告在与被告代理人达成购买意向后,双方确定了合同条款,但被告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存在诸多行为引起原告的质疑。随着对房地产项目的进一步了解,原告发现该房地产用地为原北京化工厂用地,担心房屋质量问题。因合同未盖章生效,原告提出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