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大会与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全体的代表,业主全体通过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实现对共有部分的所有权及一切派生的权利。《物权法》第七十五条规定,业主可以设立业主大会,选举业主委员会。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对设立业主大会和选举业主委员会给予指导和协助。
在德国民法,共有指“按份共有”,没有提出“共同共有”的概念,但事实上规定了共同共有的法律关系。如德国民法典第七百一十八条规定的合伙,德国商法典第一百零五条、第一百零六条规定的合伙公司、夫妻共同财产和尚未分割的共同继承财产的所有权等。
这种共有关系并没有规定在德国民法典物权编中的“共有”一节中,而是在它的第二编即债务关系编的第十四节“团体”和第十五节“共同关系”之内。
而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共有事实上包括按份共有、“公同共有”(共同共有)及“准共有”。我国民法通则虽然也把共有分为按份共有与共同共有,但哪些是按份共有,哪些是共同共有,并无明确规定。
2、在共有的概念中要区分共有与公有的关系问题
共有和公有不同。“公有”是指社会经济制度,即公有制。就公有财产权来说,它和共有在法律性质上的不同,主要表现在:第一,共有财产的主体是多个共有人,而公有财产的主体是单一的,在我国为国家或集体组织。全民所有的财产属于国家所有,集体所有的财产则属于某集体组织成员集体所有。第二,公有财产已经脱离个人而存在,它既不能实际分割为个人所有,也不能由个人按照一定的份额享有财产权利。在法律上,任何个人都不能成为公有财产的权利主体。所以,有人认为集体所有是一种共同共有的观点是不对的,集体所有是一种抽象的概念,集体所有的财产不能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而在共有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公民个人的共有关系中,财产并没有脱离共有人而存在。共有财产在归属上为共有人所有,是共有人的财产。所以,单个公民退出或加人公有组织并不影响公有财产的完整性,但是,公民退出或加人共有组织(如合伙),就会对共有财产发生影响。
业主在使用、转让、管理物业时应当遵守的义务和责任,包括遵守物业管理法规、服从决议和决定、维护公共区域和设备、缴纳费用等。同时,业主在进行室内装饰装修、修缮自用部位和设施时也需要遵守相关规定。业主还享有物业的各项权利,如合理使用公共设施和场所等。此外,
共有部位的权益归属问题。对于共有部位的权益归属,双方合同或协议有约定的按约定确定,若无约定则归属卖方所有。根据《物权法》相关规定,业主对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此外,文章还涉及了特定区域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收益权,以及补充协议中需要注意的
合伙债务清偿制度中的重要规定。在正常运行期间,合伙企业的财产与合伙人的财产相对独立,债权人应向合伙企业主张权利。当合伙企业无法清偿债务时,合伙人承担连带责任。合伙企业破产时,普通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在债权竞争时,遵循分别优先权制度。此外,第三人作
业主在物业不作为时如何维权的问题。文章指出,在房屋保修期内,物业应协助业主与开发商沟通解决问题。保修期后,物业服务企业负责维护公共设施,并需公布共有部分收益账目。业主可通过业主大会和业委会行使权利,弹劾不负责的物业公司或选择新物业公司。此外,业主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