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239条的规定:“同一动产上已设立抵押权或者质权,该动产又被留置的,留置权人优先受偿。”根据这一规定,如果同一动产上已设立抵押权,而该动产又被留置,留置权人将优先受到偿还。
1. 占有权
留置权的成立需要留置权人占有债务人的财产,因此,一旦留置权成立,留置权人就有权继续占有留置物。留置物的占有权是留置权的物权性质的具体体现。
2. 收取权
在占有留置物期间,留置权人有权收取留置物所产生的自然孳息和法定孳息。这种孳息收取权是基于留置权效力产生的,而不是基于占有效力产生的。因此,留置权人只能收取孳息,而不能取得孳息的所有权。留置权人收取孳息后,这些孳息与原物一样具有担保作用,可以用于优先偿还债务。
3. 使用权
由于留置权人享有对留置物的占有权,因此留置权人有义务以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保管留置物。原则上,留置权人只能占有和扣留留置物,而不能使用。但在以下两种情况下,留置权人有权使用留置物:第一,留置权人经债务人同意,有权使用留置物。这种使用是经过所有人同意的合法使用,因此留置权人当然可以获得使用权,并受到法律保护。
4. 偿还请求权
留置权人有权向留置物的所有人要求偿还留置物所支出的费用。因为留置权人是为保管留置物而支出必要费用的,而留置物的所有人即为债务人,所以留置权人有权要求偿还费用。
5. 优先受偿权
根据中国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当债务人到期未履行义务,债权人经催告,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义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变卖留置物,以变卖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这种优先受偿权在除日本以外采用物权留置权制度的国家普遍被承认。优先受偿权的范围包括原债权、利息、违约金、保管留置物所需费用以及行使留置权所需费用等。
担保物权的竞合,是指在同一担保物上存在数个不同种类的担保物权,哪一类担保物权具有最优先受偿效力的问题。担保人的行为造成担保物权竞合的处理。因为在抵押权的情况下,担保权人并不占有抵押物,当然其也不可能转移该抵押物的占有而设立另外的质权或留置权。第一,再设立抵押权的,法无明文规定,原则上不行。
财产拍卖、变卖后所得价款,应当在抵押权人、质押权人或留置权人优先受偿后,其余额部分用于清偿申请执行人的债权。第七条规定,对超过被执行人及其家属生活所必需的房屋和生活用品,人民法院根据申请执行人的申请,在保障被执行人及其所抚养家属最低生活标准所必需的居
担保物权包括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当债务人到期不履行债务时,抵押权人有权就抵押财产的价金优先受偿。但对不能强制执行的财产不能设定抵押权。
我国的担保债权主要有保证、抵押、定金和留置权四种。债权人行使别除权的,仍应依法向人民法院申报债权,并同时提供证其债权已设置抵押权或担保权的材料。别除权人在破产案件受理后至破产宣告前请求优先受偿的,应经人民法院准许,破产宣告后行使别除权的,应通过清算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