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仲裁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涉外仲裁委员会的设立是由中国国际商会组织的。涉外仲裁委员会由一名主任、若干名副主任和若干名委员组成。主任负责履行本规则赋予的职责,副主任可以受主任委托履行主任职责。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的任命权由中国国际商会行使。此外,涉外仲裁委员会还设有秘书处,由仲裁委员会秘书长领导,负责处理仲裁委员会的日常事务。涉外仲裁委员会应当建立仲裁员名册,仲裁员由涉外仲裁委员会从具有法律、经济、贸易、科学技术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中外人士中聘任。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CIETAC)成立于1956年4月,是一个常设仲裁机构,旨在通过仲裁独立、公正地解决合同或非合同经济贸易纠纷。CIETAC总部位于北京,下设深圳分会和上海分会。当事人在签订仲裁协议时,可以约定将争议提交北京仲裁委员会、深圳分会或上海分会进行仲裁。如果没有这样的协议,申请人可以选择由北京仲裁委员会、深圳分支机构或上海分支机构进行仲裁。根据《仲裁法》第七十三条,涉外仲裁规则可以由中国国际商会根据相关法律制定。CIETAC现行仲裁规则于2000年9月5日修订通过,并于2000年10月1日起生效。
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成立于1959年1月,是一个独立、公正地解决因在海洋、近海洋、沿海地区和与海洋相连的通航水域的运输、生产和航行中发生的合同或非合同海事争议的常设仲裁机构。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总部设在北京。其现行仲裁规则于2000年11月22日修订通过,并于2001年1月1日生效。
除了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和海事仲裁委员会外,根据《仲裁法》的规定,我国设立或重新设立的其他仲裁机构也有权受理涉外仲裁案件。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的通知》,这些新设立的仲裁委员会可以受理涉外仲裁案件,但主要职责仍是受理国内仲裁案件。因此,根据当事人自愿选择仲裁的情况下,像北京仲裁委员会和上海仲裁委员会这样的仲裁机构对涉外仲裁案件具有管辖权。
仲裁裁决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包括形式缺陷和实体错误。形式缺陷指裁决不符合某些国家法律规定的特定形式要求,例如未明确标注必要信息或未采用书面形式等。不同国家对于形式缺陷的态度不同,一些国家将其作为撤销裁决的理由,而多数国家则允许仲裁庭进行修正。实体错误则
中国**象屿集团有限公司与**米歇尔贸易公司签署的钢材买卖合同中仲裁条款的效力争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遵循国际商会仲裁院推荐的条款制作,双方约定了仲裁地点为北京,但未明确约定仲裁机构。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根据法律适用原则,应适用中国法律作为仲裁条款
网上仲裁的法律问题,包括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和理论上的困惑。文章重点讨论了网上仲裁协议的形式有效性问题,以及电子传输方式下的仲裁协议是否符合传统仲裁要求。随着网络交易的增加,对电子文书如电子合同、电子提单和电子仲裁协议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因此需要加强对网
国际仲裁立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由于各国对有效仲裁协议的要件存在不同规定,导致仲裁协议的有效性存在争议。此外,仲裁裁决的效力和认定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各国法院在作出认定时会适用本国法律,导致裁决在不同国家的承认与执行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