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金合同的性质
时间:2024-08-12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定金的性质及法律规定
一、定金的不同认识
根据民法通则第89条第3项和经济合同法第14条的规定,定金制度在中国法律中得到了确认。然而,中国法学界对于定金的性质存在不同的认识。有一部分人认为,中国定金的性质应当是违约定金。另一部分人认为,中国定金一般应具有证约定金和违约定金的性质,不同意将中国法律上的定金解释为具有解约定金的性质。
二、定金性质的约定原则
根据定金的具体性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约定来确定,只要约定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即可。但是,如果当事人没有另外的约定,中国法律将定金的性质解释为解约定金。也就是说,当事人可以通过丧失或双倍返还定金的方式解除合同。首先,经济上反对将定金解释为解约定金的理由已经不存在,这是显而易见的;其次,从立法例上看,中国法律规定的定金罚则与日本法相同,而日本法明确将其视为解约定金。德国法对定金的规定与中国法完全不同,除非当事人有特殊约定,否则不视定金为解约定金。再次,从中国立法规定上看,尽管民法通则第111条规定了违约方应当承担的违约责任,但并未例外规定以定金担保的合同。因此,如果以定金担保的合同一方违约,对方要求继续履行合同的,其也有权要求赔偿损失,但不能适用定金罚则。
三、定金的返还规定
根据中国法律明文规定,如果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无权要求返还定金;而接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应当双倍返还定金。然而,中国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在合同履行前,当事人可以通过丧失或双倍返还定金的方式解除合同,这与日本法的规定有所不同。然而,在日本法上,定金的交付并不妨碍因相对人不履行债务而行使解除权。中国法律的规定表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时,对方有权解除合同并通过定金来补偿损失。根据法律的逻辑,既然对方在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时有权解除合同并保留或双倍返还定金,那么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前,一方当事人也有权通过丧失或双倍返还定金的方式解除合同。
四、定金的证约定金性质
中国法律规定的定金也具有证约定金的性质。定金合同是为了保证主合同的履行而设立的从合同,从合同的存在是以主合同的存在为前提的。定金合同是一种实践合同,交付和收受定金的事实足以证明主合同的存在。特别是在口头合同的情况下,当事人之间存在合同争议时,主张合同存在的一方可以通过交付和收受定金的事实来证明当事人双方存在合同关系。
五、定金的预先给付性质
根据中国法律规定,合同履行后,定金可以抵作价款,因此中国法律上的定金也具有预先给付的性质。在这一点上,定金与预付款相似。然而,定金与预付款也存在不同之处。首先,定金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定金罚则强制当事人履行合同,即担保合同的履行;而预付款的主要作用是为一方当事人履行合同提供资金上的帮助,即为其创造履行合同的条件。其次,交付定金的协议是从合同,只有在实际交付定金时才成立。如果根据协议应交付定金的一方未交付定金,其并不构成违约(违反主合同),对方当事人也不能请求法院强制其交付。而交付预付款的协议一般是合同内容的一部分,交付预付款的约定依双方的合意成立。根据约定应交付预付款的一方不交付时,其行为构成违约。最后,定金合同的当事人双方不履行主合同时,适用定金罚则,即会导致丧失或双倍返还定金的后果。而交付和收受预付款后当事人一方违约时,不会导致丧失或双倍返还的后果,预付款仅可用于抵作损害赔偿金。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离婚协议的法律效力及内容
离婚协议的法律效力及内容,包括离婚协议的要求和法律效力。离婚协议需明确双方自愿离婚及子女抚养、财产和债务处理事项。离婚协议涉及解除身份关系和改变财产关系,性质为混合合同。离婚协议中关于夫妻人身关系的条款无效,财产关系条款是附生效条件的协议,需在双方同
-
实习期是否属于劳务合同的讨论
实习期的性质以及是否属于劳务合同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实习期的大学生不被视为劳动者,因此不适用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不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相关法律规定主要围绕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劳动关系建立展开。
-
第1步:产权审核
买卖房屋时的产权审核、交定金与签合同以及赎楼等三个重要步骤的风险和注意事项。在产权审核阶段,需仔细核查房产证和相关凭据,确认房屋产权归属,避免产权瑕疵问题。交定金和签合同环节需注意定金的处理方式,以及预约买卖合同的条款。在赎楼阶段,介绍了不同的赎楼方
-
定金与订金的区别
购房过程中定金和订金的区别以及诚意金与认购金的差异。定金作为保证金,若交易成功则不退还,若违约则双倍返还;订金则是为了获得优先购买权,无论交易成功与否均需退还。诚意金旨在促进诚信交易,而认购金则是表达购房意愿并享受优先购买权和优惠。
-
寄售协议
-
房产合同中的定金是否可退还
-
交付的定金是否可以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