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五十三条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有权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投诉、举报虚假宣传行为。举报的方式可以通过打电话、信箱、电子邮件等途径进行。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开受理投诉、举报的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一旦接到投诉、举报,相关部门应在收到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并及时告知投诉、举报人处理结果。
如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未依法履行职责,任何单位或个人有权向其上级机关或监察机关进行举报。接到举报的机关应根据法律进行处理,并及时告知举报人处理结果。同时,有关部门也应对投诉、举报人的身份进行保密。
虚假广告相对于其他形式的虚假宣传而言,由于其面向的对象广、传播速度快、社会影响力大,其社会危害性则相对较大。然而,并非所有虚假宣传都是广告,某些其他形式的虚假宣传如产品报告会、座谈会及利用大众传媒作引人误解的报道等,其危害性更甚于虚假广告。这些形式的宣传披上了看似客观中立的外衣,似乎没有商业气息,但实际上属于隐型广告,更易于产生误导,其欺骗性更大,危害性更恶劣。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损害了同行业守法经营者的利益。
虚假广告和虚假宣传受到多种法律的调整,每种法律调整的角度也不同。《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产品质量法》等对虚假宣传进行了规制,而虚假广告除受到上述法律调整外,还受到《广告法》的规范。《广告法》相对于其他法律而言是特别法,可以优先适用于虚假广告。因此,在虚假广告方面,我们多了一层法律保护。而除广告以外的其他虚假宣传则不能适用《广告法》。
一起商品房销售虚假广告的案例,其中开发商在广告中夸大宣传了商品房的环境设施,购房者入住后发现实际情况与广告不符而提起诉讼。开发商以广告非邀约、未对售房内容作出约定及未写入合同为由进行辩护。文章还介绍了商品房虚假广告的含义、形式和内容,包括商品房环境的
消费者因虚假宣传购买商品受到损害时的赔偿问题。当经营者存在欺诈行为时,消费者有权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赔偿金额通常为购买价款的三倍但不得低于五百元。对于明知商品或服务有缺陷的经营者,如果导致消费者死亡或健康严重损害,受害人有权要求双倍惩罚性赔偿。
向工商局投诉虚假宣传的流程和相关法律规定。消费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虚假宣传,包括信函、传真、短信、电子邮件等。工商部门将按照一定流程处理投诉,并在必要时组织调解。同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若权益
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虚假宣传是经营者在商业活动中发布虚假广告,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商业准则。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经营者、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分别需要承担不同法律责任,包括罚款、承担民事责任等。若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无法提供广告主真实信息,则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