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劳动关系的认定 > 劳动关系长期中止能否解除

劳动关系长期中止能否解除

时间:2024-03-29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1270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双方就建立劳动关系,而劳动合同在一定的情形下可以解除的,那么劳动关系长期中止能不能解除?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劳动关系长期中止是否能解除劳动关系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劳动关系长期中止的情况下,是否能解除劳动关系取决于具体情况。对于签订了停薪留职协议的情况,应根据协议的约定进行处理。对于劳动者长期未提供劳动服务的情况,可以解除劳动关系。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的规定,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

  1. 劳动者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
  2.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后仍不能胜任工作;
  3.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达成变更劳动合同内容的协议。

相关法律规定

《关于企业职工要求“停薪留职”问题的通知》

近年来,随着改革工作的推进,一些企业的少数职工要求“停薪留职”去从事个体经营成为新情况。为了妥善解决这个问题,经国务院原则同意,制定了以下意见:

  1. 对于企业的固定职工要求“停薪留职”去从事政策允许的个体经营,可以发挥富余职工的积极性,克服企业人浮于事的现象。但是,要区别对待,根据工作需要严格控制。
  2. 对于企业不需要的富余职工,可以允许其“停薪留职”。对于企业需要的职工,要做好思想工作,使他们安心于现任工作。对于未经批准擅自离职的职工,按自动离职处理。
  3. 对于职工要求“停薪留职”去农村从事技术开发和各种经营工作的,只要生产、工作离得开,应积极支持。
  4. “停薪留职”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两年。期间不升级,不享受津贴、补贴和劳保福利待遇。从事非法活动,符合开除条件的,原单位有权按开除处理。
  5. “停薪留职”人员在从事其他有收入的劳动时,原则上应按月向原单位缴纳劳动保险基金,数额一般不低于原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二十。期间计算工龄。
  6. 职工要求“停薪留职”,需提出书面申请,经单位行政领导批准后签订协议书,并报企业主管部门和当地劳动人事部门备案。从事个体经营的人员,需凭协议书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7. “停薪留职”期满后,愿意回原单位工作的,需提前一个月向原单位提出申请,原单位应安排适当工作。要求辞职的,经单位行政领导同意,可以按辞职处理。期满后一个月内,既未要求回原单位工作又未办理辞职手续的,原单位有权按自动离职处理。
  8. 对于不符合退休、退职条件、又不能坚持正常生产劳动的老弱病残人员和为了复习功课参加升学考试的青年职工要求“停薪留职”的,按照相关规定办理。
  9. 各地可根据上述原则制定具体规定。已办理的“停薪留职”手续与上述原则有抵触的,应予改正。

该通知不登报,不广播。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者伤残鉴定结论及其补偿待遇

    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关系时的伤残鉴定结论及其补偿待遇。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七级至十级的劳动者在合同终止或本人提出解除合同时,可获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劳动者需按流程进行伤残鉴定和赔偿,包括申请工伤鉴定、享受

  • 李先生与机电中心劳动合同纠纷案

    李先生与机电中心之间的劳动合同纠纷案。李先生在试用期内被机电中心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关系,引发争议。法院依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认为机电中心未提供有效证据证明李先生存在所述解除事由,且未履行合法解除程序,因此判定机电中心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同时

  • 员工安置问题与企业损失

    员工安置问题与企业损失的关系。员工安置不当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关于停产停业损失,不同地区有相关规定,包括员工安置费用。直接解除劳动关系需按照劳动法补偿。然而,实践中存在员工要求解除劳动关系并寻求经济补偿的问题,一刀切的基本生活补助无法解决问题。

  • 在招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

    招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包括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的告知义务并需留下书面证据,招聘广告中不得存在就业歧视,以及求职者可能出现的弄虚作假情况。用人单位需仔细审查求职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工作经历等情况,以避免招聘童工、未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以及不能胜任工

  • 员工离职后解除劳动关系的时间
  •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隐患和风险
  • 公司不签合同的赔偿责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