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以下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1)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2) 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3) 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1.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以下凭证:
(1) 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2) 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3) 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4) 考勤记录;
(5) 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其中,(1)、(3)、(4)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实际存在着管理与被管理、指挥与被指挥、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是认定劳动关系的首要和独立的标准。这种关系体现了人身隶属性的集中,也是劳动关系的根本标志。该关系可以体现为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直接具体管理,也可以体现为劳动规章制度下的间接抽象管理。不能只将这一关系表述为劳动者实际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指挥与监督,而应全面认定劳动关系。
用人单位提供基本的劳动条件是认定劳动关系的一个结合性标准。劳动条件主要包括劳动场所、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用人单位作为用人单位的原因在于其掌握相应的劳动条件,并因此成为劳动者劳动力的使用者,对劳动者进行管理、指挥与监督。由于实践中情况的复杂性,用人单位提供劳动条件应限于基本劳动条件。
非全日制用工在法定节假日加班时的加班费问题。用人单位应按照劳动者标准工资的300%支付工资。非全日制用工工资标准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确定,不得低于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加班费不计入最低工资,用人单位将加班费计入工资以达到最低工资标准是违法行为。
工伤鉴定的定义和范围,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停工留薪期鉴定确认、护理等级鉴定和伤残辅助器具配置鉴定等。同时,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保障劳动者的劳动安全卫生,提供符合标准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建立事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劳动者在遭遇工伤时需依
非法招用童工的法律责任。根据劳动法规定,非法使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将面临行政、民事甚至刑事责任的追究。用人单位需承担高额罚款、整顿以及赔偿等责任。同时,文中详细说明了不同责任的具体内容和执行标准。
劳动合同法关于试用期限的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不同劳动合同期限有不同的试用期限限制。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用人单位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百分之八十。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支付两倍工资并补订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