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如果在试用期内劳动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用人单位可以辞退该劳动者,并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同样地,如果在试用期内劳动者主动辞职,用人单位也无需进行赔偿。然而,除了以上情况,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 劳动者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二) 用人单位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且与劳动者达成协商一致;
(三) 用人单位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四) 用人单位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五) 除非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约定的条件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的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六)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和第五项的规定终止劳动合同;
(七) 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对于刚刚过试用期的员工,可以通过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来辞退,或者直接支付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来代替通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除非符合该条款规定的情形,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然而,根据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的不同,赔偿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1. 如果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如果工作时长超过六个月但不满一年,则按一年计算;如果工作时长不满六个月,则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这里所指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按照应发工资进行计算。
2. 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正当合法的理由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则需要按照上述标准支付双倍的赔偿金。
试用期工资的法律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且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以小赵为例,如试用期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需补足差额。劳动者应与用人单位协商,如协商不成可申请
我国劳动法中关于试用期的概念和规定。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的考察期,不超过六个月。试用期合同应与劳动合同一起签订,用人单位不得单独签订试用期合同。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但用人单位不得限制劳动者的解除权。试用期
入职时只签试用期合同的行为效力问题。明确提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时必须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内。试用期合同是劳动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法律约束力。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应遵守相关规定和制度,保护双方的权益。单独签订试用期合同
甲方与乙方关于成人教育脱产学习的合作协议。甲方为乙方提供进入大学深造的机会,乙方需满足报考条件并遵守学校规定,完成学业后获得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甲方还设奖学金鼓励委培生努力学习,并为其提供就业服务。协议详细规定了双方的义务、费用、退学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