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辞职没提前申请员工要赔偿公司吗
时间:2024-05-04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用单位与劳动者是可以约定试用期的,在试用期内劳动者与正式员工享有同等的权利,试用期不符合要求,用人单位是可能解除劳动合同的,那么试用期辞职没提前申请员工要不要赔偿公司?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试用期辞职未提前通知是否需要赔偿公司
根据我国劳动法相关规定,试用期内员工未提前通知用人单位辞职的情况下,不需要向公司赔偿。但是最好的做法是在试用期内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可以以书面形式提前三十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可以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如果用人单位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
- 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 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
-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损害劳动者权益;
- 因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导致劳动合同无效;
-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如果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强迫劳动者劳动,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无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试用期员工是否有权享受年假
根据相关规定,试用期员工享受年假的具体规定如下:
- 如果试用期员工累计已经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即使期间曾在不同公司任职,也可以享受年休假。
- 如果在同一公司内试用期的期限较长(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且试用期在年末或跨年度,公司应当安排员工享受年休假。
- 如果试用期员工未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不可以享受年假。
如果试用期员工享受年假,但公司未安排年假,试用期员工离职时可以要求补偿。根据相关规定,如果用人单位不安排休年假,应按照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假的工资报酬,天数应按未休年假天数计算。
如果试用期内没有年假,离职时自然不能要求补偿。
对于未休年假的劳动者,具体工资计算如下:
- 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情况和职工意愿,统筹安排年休假。如果用人单位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年休假或跨年度安排年休假,应征得职工同意。
- 如果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安排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应在本年度内按照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 如果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职工因个人原因提出不休年休假的书面申请,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 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日工资收入应根据职工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进行折算。
- 所称月工资是指职工在用人单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前12个月剔除加班工资后的月平均工资。如果在本用人单位工作时间不满12个月,按实际月份计算月平均工资。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试用期辞职报告的递交对象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如何递交辞职报告的问题。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可以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选择书面或口头方式提出辞职报告。书面报告可以交给人事部门或通过快递邮寄给负责人或人事部门,而口头或信息方式需确保对方能够收到。
-
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后试用期被辞退是否有工资支付
员工在试用期被辞退时的工资支付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员工在试用期被辞退仍然有权获得工资报酬。试用期是双方双向选择的时间,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单位在解雇员工时需遵守法律规定,如有违约则需支付赔偿金。同时,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
-
试用期与考核期的区别
试用期与考核期的区别。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试用期是劳动合同中的考核期,双方可进行双向选择。而考核期并非法律明确概念,若其可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支付经济补偿,则实为试用期。试用期的考核方式可采用试卷考试和实战型考试相结合的方式,以评价劳动者的能力。
-
试用期内口头解雇的有效性分析
试用期内口头解雇的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解雇劳动者需证明其不符合录用条件,并需出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口头解雇若无相关证明则无效。同时列举了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情形,用人单位可根据这些情况解雇劳动
-
公司未给予辞退赔偿,如何处理?
-
劳动法被辞退赔偿金额如何确定
-
试用期辞退是否需要支付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