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试用期内,公司可以根据劳动合同约定或者相关法律规定,对员工进行辞退。
对于严重违纪的员工,公司有权依法辞退。
对于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企业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员工,公司有权依法辞退。
对于违法兼职的员工,公司有权依法辞退。
对于欺诈、胁迫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员工,公司有权依法辞退。
对于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员工,公司有权依法辞退。
对于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企业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员工,公司有权依法辞退。
对于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员工,公司有权依法辞退。
对于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企业与员工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员工,公司有权依法辞退。
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公司有权进行经济性裁员。
如果公司辞退员工但没有给予赔偿,员工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员工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通过劳动仲裁来解决劳动纠纷。
经过劳动仲裁后,如果仍未得到赔偿,员工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寻求法律保护。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关系时,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的标准是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除非符合特定情况,否则用人单位辞退员工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即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二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的赔偿金。
以上是关于公司辞退不给赔偿怎么办的相关资料。用人单位无故解除劳动关系,应该支付经济补偿或赔偿。如果没有赔偿,员工可以在1年内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疫情期间员工辞退补偿的问题。疫情期间违法辞退员工的补偿标准按照员工在单位的工作年限来计算,同时根据不同情况支付经济补偿或赔偿金。国家采取稳就业、稳工资措施,鼓励企业与职工协商稳定岗位,并指导和督促企业规范裁员,保障劳动者权益。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享受稳岗
员工入职未满一年怀孕是否可以被辞退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公司不能以员工怀孕为由辞退员工,只有在员工严重失职且调岗培训后仍无法胜任工作时才能依法辞退并进行经济赔偿。同时,《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和《劳动法》保护怀孕女职工,禁止用人单位在职工怀孕期间解除劳
辞退、辞职和自离三种情况下的薪资标准比较。辞退时,用人单位需足额支付员工工资,赔偿金视辞退原因而定;辞职情况下,员工因个人原因辞职通常无赔偿金,若因单位因素离职则应有赔偿;自离则按旷工处理,达到一定天数可解除劳动合同。同时,《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辞职
孕期、产期、哺乳期员工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律规定和赔偿问题。用人单位在女职工三期期间不得解除合同,否则应支付两倍经济补偿金的赔偿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各类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争议。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根据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和工资水平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