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居民定制沙发等家具后,支付了1万元定金,不料,一场大火致定制家具毁于一旦。由于未能在约定的时间内交付所购之物,定制方沈先生须承担退一赔一的责任。日前,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作出沈返还胡女士定金1万元,并赔偿1万元的一审判决。
台湾居民胡女士通过朋友介绍,向沈先生订购沙发等家具,并向沈先生支付了定金1万元,约定于2008年12月19日交货。2008年11月,由位于青浦的上海***贸易有限公司向胡女士出具家具沙发定金1万元的收据。交货之日届到,胡女士接到的不是定购的沙发等家具,而是沈先生的一个致歉电话。电话那头称,因发生火灾,胡女士定购的家具沙发已毁于一旦。“实在对不起!”沈先生答应一室妥善处理。
为此,双方请来了见证人后,于2008年12月26日签订“协调书”,协调书言明:“原定2008年12月19日交付全部定制家具,却因交货当天厂房发生火灾,所定制的家具全部烧毁,故无法交货。经协商,厂方已答应在2009年1月8日退回胡女士定制沙发及其它家具的定金1万元。如到期未付款,则以双倍赔偿业主。”协调书上由胡女士、沈先生和见证人签字。眼看约定的退款日期已过,沈先生那头却没有一点退款的消息。胡女士一怒之下,将沈先生和和***公司告上法院,要求共同返还1万元并赔偿1万元。
因沈先生和***公司经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也未进行答辩,法院依法缺席审判。法院认为,原、被告之间的家具买卖合同因被告不能履行交货义务而协议解除,双方关于合同解除后定金的返还以及违约责任在协调书中达成一致意见,故对双方均有约束力,双方应遵照执行。沈先生占有定金拒不返还,侵犯了胡女士的合法权益。故胡女士要求返还定金1万元并赔偿1万元的诉请,于法不悖,予以支持。***公司非买卖合同、协调书的相对方,且定金1万元系沈先生实际收取,故胡女士要求***公司承担共同还款责任主张缺乏法律依据,难以支持。据此,法院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违约定金和解约定金的区别。违约定金针对违约行为,不履行主合同义务则需按规则处理定金;而解约定金允许当事人通过放弃或双倍返还定金来解除合同。两者在概念内涵、设定方式和法律后果上有所不同。同时,文章还涉及相关法律规定对定金和违约的处理。
房屋交易中中介代收定金后卖方的违约责任及常见陷阱。合同约定中介公司有权代收代付定金等相关费用,卖方需按时交付房屋,否则需双倍返还定金。卖方需注意中介公司的全包价不透明和过户问题等陷阱,买方需警惕个人现金收房的陷阱。通过合同约定和法院判决分析,提醒买卖
购房定金的退还条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给付定金方不履约,无权要求返还;收受定金方不履约,应双倍返还。对于商品房销售,符合销售条件的房企在订立合同前收取预订款性质费用的,订立合同时应抵作房价款,未订立合同则应返还。只有在合同条款无法达成一致或认购书约定
哈尔滨市房价上涨导致的房产交易纠纷案件增加的现象。随着房价上涨,买方遭遇出卖方违约行为日益增多。以具体案例说明了卖方毁约的情况,并指出买方有权要求卖方继续履行合同,而不是仅双倍返还定金。同时,法官给出了规避风险的建议,提醒购房者在签订合同时考虑房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