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居民定制沙发等家具后,支付了1万元定金,不料,一场大火致定制家具毁于一旦。由于未能在约定的时间内交付所购之物,定制方沈先生须承担退一赔一的责任。日前,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作出沈返还胡女士定金1万元,并赔偿1万元的一审判决。
台湾居民胡女士通过朋友介绍,向沈先生订购沙发等家具,并向沈先生支付了定金1万元,约定于2008年12月19日交货。2008年11月,由位于青浦的上海***贸易有限公司向胡女士出具家具沙发定金1万元的收据。交货之日届到,胡女士接到的不是定购的沙发等家具,而是沈先生的一个致歉电话。电话那头称,因发生火灾,胡女士定购的家具沙发已毁于一旦。“实在对不起!”沈先生答应一室妥善处理。
为此,双方请来了见证人后,于2008年12月26日签订“协调书”,协调书言明:“原定2008年12月19日交付全部定制家具,却因交货当天厂房发生火灾,所定制的家具全部烧毁,故无法交货。经协商,厂方已答应在2009年1月8日退回胡女士定制沙发及其它家具的定金1万元。如到期未付款,则以双倍赔偿业主。”协调书上由胡女士、沈先生和见证人签字。眼看约定的退款日期已过,沈先生那头却没有一点退款的消息。胡女士一怒之下,将沈先生和和***公司告上法院,要求共同返还1万元并赔偿1万元。
因沈先生和***公司经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也未进行答辩,法院依法缺席审判。法院认为,原、被告之间的家具买卖合同因被告不能履行交货义务而协议解除,双方关于合同解除后定金的返还以及违约责任在协调书中达成一致意见,故对双方均有约束力,双方应遵照执行。沈先生占有定金拒不返还,侵犯了胡女士的合法权益。故胡女士要求返还定金1万元并赔偿1万元的诉请,于法不悖,予以支持。***公司非买卖合同、协调书的相对方,且定金1万元系沈先生实际收取,故胡女士要求***公司承担共同还款责任主张缺乏法律依据,难以支持。据此,法院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购房交付定金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定金的性质、定金条款的具体情况和生效条件,以及定金与预付款、订金的区别和防范开发商陷阱的重要性。在约定购房定金时,应遵守法律规定,合理约定定金数额,避免双方承担较大损失。同时,也提到了如何防范开发商的陷阱。
房产合同中定金的概念、作用、成立条件以及购房者和开发商的违约责任。定金作为担保方式之一,具有双重担保的特点,既是履约的保证,也是一种支付方式,还具备赔偿功能。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中,定金分为解约定金和违约定金两种情形,不同性质的定金将产生不同的法律后果。
《合同法》中定金罚则的相关规定。定金罚则是为了确保当事人能够自觉履行合同义务而设定的。内容包括给付定金方和接受定金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时的处理方式,以及适用定金罚则的条件和特殊情况。同时,也提到了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作为赔偿。摘要的关键词包括定金
押金和定金在合同中的不同性质和可退还性。押金在合同履行完毕后应全额归还,而定金则具有担保性质,支付方未能履行合同则定金不被退还。当事人可在特定条件下协商退还定金。若涉及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