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金的主要作用是担保合同的履行,属于合同担保方式。而预付款的主要作用是为接受预付款的一方解决资金上的困难,使其更有条件按合同规定适当履行,属于履行的一部分。
交付定金的协议是从合同,而交付预付款的协议只是合同内容的一部分。
定金除了担保作用外,还具有证明合同的作用。当事人对合同是否成立产生争议时,法院或仲裁机构查明是否有定金交付即可判断合同是否成立。而预付款不具有合同成立的证明力。
定金只有在交付后才能成立,而交付预付款的协议只要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即可成立。
定金一般为一次性交付,而预付款可分期支付。
定金合同是指依附于主合同,为担保债权实现而设定金钱权利义务关系的从合同。定金合同必须以书面形式订立,口头约定无效。定金合同从实际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定金的数额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
违约行为或合同目的落空,并不必然导致双倍返还定金的适用,只有二者同时具备,且存在因果关系时方可适用。只有因违约行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时,才能适用双倍返还定金。
违约行为的存在是适用定金罚则的前提。违约行为是指不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债务的行为,包括不能履行、迟延履行及不完全履行等多种形态。
合同目的落空即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是适用双倍返还定金的基本条件。
合同中的定金比例问题。定金作为担保方式,其比例不能超过合同总金额的20%。合同中如约定超过此比例,则超过部分不能起到担保作用。定金具有担保合同履行的作用,如果一方不履约,可能需要双倍返还定金。同时,守约方可以选择适用定金条款或违约金条款,但不能两者都
商品房交易中的定金问题。定金是购房者在合同签订前或支付房款前向开发商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具有担保作用。法律规定了定金退还的情况,只有在开发商违约时购房者才能要求退还定金。购房者在交定金时需注意定金条款的强制性、定金与预付款的区别以及定金与订金的法律
购房定金退还的合理性问题。在开发商具备合法销售资格且业主违约时,定金可能不予退还。业主应采取保护措施,包括减少定金金额、谨慎签署认购书等。在特定情况下,如合同主要条款未达成一致意见、补充协议协商未成或国家新政策导致不符合购房条件等,购房者可以要求返还
购房定金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首先确认协议的效力,若合同无效则定金应全部返还;若存在欺诈或重大误解,可请求撤销合同。在协议合法有效的情况下,需确定违约方并适用定金罚则。此外,还介绍了定金与预付款的区别以及避免定金纠纷的一些建议,如签订认购协议、控制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