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目前对劳动者受伤后在医疗期间的“私了”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并没有明确规定。然而,对于那些损害劳动者权益、不公平对待劳动者的“私了”协议,或者是劳动者对公司承担一切责任的单方保证,这些协议都是没有法律效力的。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即使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工伤赔偿达成一致协议,并经过公证,如果劳动者反悔,人民法院也会推翻已经签字的私了协议。
然而,在工伤发生后,如果用人单位既未向主管部门上报,又未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认定工伤,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达成的协议是无效的。只有当用人单位及时向行政主管部门上报并启动工伤认定程序时,这种情况下的私了协议才是有效的。
根据《合同法》第54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合同,具体包括以下情况: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0条也规定,对于追索劳动报酬、养老金、医疗费及工伤保险待遇、经济赔偿金及其他相关费用等案件,如果给付数额不当,人民法院可以予以变更。
综合上述两条法律规定,如果工伤和解协议约定的和解金额明显低于法定赔偿标准,属于显失公平,受工伤的劳动者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该协议或直接按照法定标准变更赔偿数额。
工伤,也被称为产业伤害、职业伤害、工业伤害、工作伤害,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不良因素造成的伤害和职业病伤害。
工伤赔偿纠纷可以通过双方私下签订和解协议解决,此协议视为民事合同,双方有履行协议约定的义务。如果双方经劳动仲裁委员会调解并签订调解协议,那么这份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如果一方不履行协议,对方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首先需要区分工伤纠纷和雇佣损害赔偿案件。这两者的赔偿程序和标准有较大的区别,因此赔偿金额也会有所差别。对于劳动纠纷,应先申请工伤认定,再依法申请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如果鉴定结论要求赔偿且协商不成,可以提起劳动仲裁。(需要提供劳动关系证明才能按照工伤处理程序进行)工伤赔偿的依据是本人工资和社会平均工资,被告是单位。
而对于临时性的劳务或雇佣行为,由雇主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如果协商不成,可以直接起诉要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零六条的规定,合同中的以下免责条款无效:
因工作原因导致的意外伤害是否可以申请工伤的问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规,只要符合法定工伤情形,包括在工作时间和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伤、患职业病等,都可以申请工伤。同时,视同工伤的情形也包括在工作期间突发疾病死亡、在维护公共利益的活动中受伤等。最
工伤十级私了赔偿金额的合理性问题。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解释,工伤十级伤残的职工可以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等待遇。私了赔偿金额没有具体标准,建议当事人委托律师协商以确保合理赔偿。
建筑工地工伤事故的处理程序。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应立即救治受伤员工并上报相关部门进行安全排查和事故报告。根据相关法规,事故现场人员需及时报告,而用人单位需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若未按时申请,相关费用将由用人单位承担。同时,介绍了工伤认定的具体
工厂宿舍内死亡是否属于工伤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条例规定,劳动者在工厂宿舍内工作时间突发疾病死亡或在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的,可以认定为工伤。文章还提到了工伤死亡赔偿金的分配问题,明确了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的范围,包括职工的配偶、子女、父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