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法规 > 劳动法律条文 > 节假日兼职是否可要双倍工资

节假日兼职是否可要双倍工资

时间:2024-05-18 浏览:7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3853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会在节假日的时候做一些兼职,以获得更多的报酬,而依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在节假日加班的,加班费按工资倍数发放的,那么节假日兼职有没有双倍工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节假日兼职是否可要双倍工资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节假日从事兼职工作的情况下,由于双方建立的不是劳动关系,因此通常是没有双倍工资的。兼职报酬的多少取决于双方共同约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条的规定,适用本法的是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为用人单位)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按照本法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如果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用人单位应按照以下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1. 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2. 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3. 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学生兼职过程中受伤,可以认定为工伤吗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如果学生在兼职工作中受伤,不能按照工伤的方式处理。因为兼职学生不符合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的身份,兼职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形成劳动关系,因此兼职受伤不能被认定为工伤。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在兼职过程中受伤后只能自行承担治疗费用。法律始终是维护人们权益的法律,根据相关规定,虽然学生在兼职期间受伤不能适用工伤处理,但是学生在兼职期间与用人单位之间应属于雇佣关系。因此,如果学生在兼职期间受伤,可以根据约定或法律规定要求用人单位承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并赔偿相应的医疗费用。

为了判断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可以从以下特征进行认定:

  1. 劳动关系是在实际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关系,与劳动者有直接联系。
  2. 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提供生产资料的劳动者所在单位。
  3. 劳动关系的一方劳动者,必须成为另一方所在单位的成员,并遵守单位内部的劳动规则和相关制度。

在实际操作中,许多用人单位为了逃避责任会否认劳动关系。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确认劳动关系:

  1. 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2. 用人单位提供劳动条件;
  3. 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一部分。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合同,但同时具备以下情形,劳动关系成立:

  1.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2. 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3. 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一部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计件工资劳动定额的含义和形式

    劳动定额的定义和形式,以及计件工资的特点。劳动定额分为工时定额和产量定额,而计件工资直接反映劳动成果,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具有高透明度的工资分配和激励劳动者提高素质和生产力等优点。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对于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规定了合

  • 劳动法对未成年工人的工作时间没有专门的规定,可参考劳动法的规定执行。但是对未成年人工作岗位有规定的。

    劳动法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中对未成年工人的工作时间和岗位的相关规定。根据这些规定,未成年工的工作时间一般实行缩短工作日制度,不得安排加班加点和夜班工作,且对特殊行业招收学徒有年龄限制。同时,对于未成年工人的岗位,劳动法有明确的规定和保护措施,以

  • 一、人力资源风险的分类

    人力资源风险的分类及其产生的原因。风险按人力资源管理环节分为招聘、绩效考评、工作评估、薪金管理、员工培训和员工管理等风险。按风险的可预测性分为已知风险、可预知风险和不可预知风险。风险产生的原因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的复杂性、系统性以及信息的不对称性。文章还

  • 证明

    关于劳动法相关规定下的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包括拒绝违章指挥、保护生命安全等。同时,文章还涉及了劳动合同在特定情况下的变更和解除情况,如用人单位名称变更、合并分立等情况下的合同效力问题,以及劳动者在试用期间不符合条件等情况下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

  • 离职一年后,公司账不对,劳动者的责任如何承担?
  • 员工招聘虚拟管理的方式
  • 公司管理规章制度
劳动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