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仲裁法》的规定,能够担任仲裁员的人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拥有至少八年的仲裁工作经验。
拥有至少八年的律师工作经验。
拥有至少八年的审判员经历。
具备高级职称,并从事法律研究和教学工作。
具备高级职称或同等专业水平,并在法律知识、经济贸易等专业领域工作。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庭可以由三名仲裁员或一名仲裁员组成。如果由三名仲裁员组成,其中一名被指定为首席仲裁员。
如果当事人约定由三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他们应当各自选定或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一名仲裁员。第三名仲裁员将被选定为首席仲裁员。
如果当事人约定由一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他们应当共同选定或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一名仲裁员。
如果当事人没有在规定的期限内约定仲裁庭的组成方式或选定仲裁员,那么仲裁委员会主任将会予以指定。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员在以下情况之一时必须回避,当事人也有权提出回避申请:
仲裁员与本案当事人或当事人、代理人存在近亲属关系。
仲裁员与本案当事人存在利害关系。
仲裁员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会对公正仲裁产生影响。
仲裁员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
仲裁员自行回避的提出时间,法律无明文规定。因此当事人若未在上述期间内提出回避申请,其申请回避的权利即丧失。无论是仲裁员自行提出回避,还是当事人依法提出回避申请,仲裁员是否回避,都要由特定的机构或特定的人员对回避理由予以审查,并作出是否准许回避的决定。
仲裁与调解相结合,是指仲裁庭在进行仲裁程序过程中,可以对审理的案件进行调解。仲裁庭可以通过灵活的方式促使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和解协议,然后根据和解协议的内容作出裁决书。在仲裁与调解相结合时,主持调解的调解员就是同一案件仲裁庭的仲裁员;同时,将仲裁方式和
依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进行调解的是不会开庭的,如果调解不成的,才会开庭仲裁。调解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在调解书签收前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因为案件审理的需要,在某些情况下会发生一些辅助办案费用,该部分费用将由当事人承担。仲裁庭在仲裁裁决中或在案件结案时,有权对仲裁费用的最后承担做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