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及时报警,敦促警察立案调查
面对强拆,当事人容易情绪激动,但采取暴力手段是无法达到争取合理补偿的目的的,还可能危及个人安全。因此,建议当事人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警察接到报警后有义务出警,如果警察未能阻止非法强拆行为,属于不作为。如果警察未能到达现场,当事人可以事后向县公安局书面报警,警方有义务对破坏财产的行为进行立案调查。如果警方不立案,也属于不作为,当事人可以通过行政诉讼来促使警方立案调查。第二步:摄影摄像,固定现场证据
强拆现场是维权的重要证据,因此,当事人应该第一时间对强拆现场进行摄影摄像,以保留现场实况的有力证据。在摄影摄像时,应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设备被抢夺或损毁,但要确保画面清晰,包括强拆过程和参与人员的情况。最好同时进行录音,以便在录音中能够辨别现场人员的身份和职责。录好的视频、音频等证据不要轻易删除,应保留在原始设备上,并进行备份。第三步:及时委托律师介入,调查取证,提起诉讼
强拆现场情况复杂,涉及的法律关系错综复杂。实施强拆往往不是政府亲自出面,而是通过开发商、社区、村委会甚至社会闲散人员等来进行。无论是个人还是政府实施了强拆行为,对当事人来说,这是一种以暴力手段侵犯财产权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司法途径是当事人唯一的办法。如果是个人实施了强拆行为,涉及到刑事犯罪,我们应该敦促警察立案调查,并在检察机关提起刑事诉讼的同时提起民事赔偿诉讼,要求犯罪嫌疑人进行赔偿。逾期交房违约责任的诉讼时效起算时间问题。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对于不同的商品房买卖合同中违约条款,逾期交房违约金的诉讼时效计算有所不同。如合同约定固定比例的违约金,诉讼时效应从约定的交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关于劳动仲裁终局裁决的上诉问题。当事人对于劳动仲裁裁决无权上诉,但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终局裁决包括追索劳动报酬等争议,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生效。劳动争议仲裁的受理范围包括确认劳动关系等争议,而管辖则根据劳动合同
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的内容,涉及案件信息、审理过程、申请人的诉求、被申请人的答辩、事实查明、证据确认、裁决结果等方面。裁决结果分为一裁终局和非一裁终局,并说明了裁决书的生效及司法救济方式。文章还提到了裁决书的使用说明,包括裁决书的签署、送达及执行等细节
劳动仲裁的程序及相关执行过程。裁决生效后,当事人可凭裁决书向用人单位执行,如单位拒绝履行,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一般需约6个月。仲裁程序包括申请仲裁、受理决定、开庭通知等步骤。申请劳动仲裁需满足一定条件和提交相关材料,仲裁委在收到申请后的五日内作出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