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慈善组织才能开展慈善募捐,如果不是慈善组织,可以通过申请认定为慈善组织或联合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开展慈善募捐。
根据《慈善法》第九条的规定,可以从事慈善财产募捐活动的组织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以开展慈善活动为宗旨;
2、不以营利为目的;
3、有自己的名称和住所;
4、有组织章程;
5、有必要的财产
6、有符合条件的组织机构和负责人;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慈善法》公布以后,公开募捐资格有所放宽,由原来的身份管理转变为资格管理。只要符合条件的都可以申请获得公开募捐资格,违规募捐的也可以取消募捐资格。《慈善法》规定,登记满两年,内部治理结构健全、运作规范的,可以向民政部门申请公开募捐资格。
《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中对如何申请公开募捐资格进行了详细规定,比如:
1.理事会有效决策,理事会能够理事,并且依照章程规定召开理事会,由理事会表决重大事项;
2.理事会、监事会人员符合规定,同一单位关联关系理事、监事人员不超过1/3,省级慈善组织监事会至少三名监事;
3.法人是内地居民,理事会成员非内地不超过1/3,理事长是内地居民,排除港澳台和外国人,另外理事会成员当中非内地居民的不超过1/3;
4.秘书长专职,理事长不得兼秘书长;
5.社会组织评估3A以上,办理纳税义务;
6.没有违法情形,未纳入异常名录,申请两年内没有遭受行政处罚,没有其他违法行为。
未成年人办理身份证所需的材料及相关法律问题。未成年人需提供居民户口簿或居住证原件、监护人的身份证、近期免冠一寸照片及现金。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扣押他人身份证是违法行为,将受到警告和罚款等处罚。
关于法律规定拒捕的处罚,包括妨害公务罪的具体处罚情况,以及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情况与责任。对于拒捕行为,根据不同情况和后果进行处罚。同时,也规定了人民警察在使用武器后的报告责任和对于违法使用警械、武器的后果处理。
但是,不具有完全代偿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自然人,以保证人身份订立保证合同后,又以自己没有代偿能力要求免除保证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而从事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为保证人的,如无其他导致保证合同无效的情况,其所签定的保证合同应当认定为有效。
传销是指组织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获得财富的违法行为。传销的本质是“庞氏骗局”,即以后来者的钱发前面人的收益。国务院法制办、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