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担保法律法规 > 物权法 > 遗失物所有权法律上是怎样规定的

遗失物所有权法律上是怎样规定的

时间:2024-03-20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462
在现实生活中,我国推崇拾金不昧的传统美德。按理来说,捡到他人的物品,应当归还给丢失的人。即使是自己见到的东西,但对于遗失物的所有权,捡到的人是无权占有的。我国的法规对于遗失物是有所规定的。那么,手心律师网小编建议大家可以仔细的看下面遗失物所有权法律上的规定资料。

遗失物所有权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遗失物的所有权属于遗失人,捡到的人无权占有。如果我们捡到别人的遗失物,如果知道遗失人是谁,应及时归还。如果不知道,可以交给当地公安部门处理。

遗失物所有权的法律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失散的饲养动物,必须无偿归还失主,而不能据为已有。但拾得人因此支出的合理费用(如保管费、喂养费等),失主应予偿还。

遗失物是指非基于遗失人意志而暂时丧失占有的物,遗失物只能是动产。遗失物的拾得属于事实行为,不要求拾得人有行为能力。遗失物只能是动产,不动产不存在遗失问题。遗失物也不是无主财产,只是所有人丧失了对物的占有,不为任何人占有的物。

拾得遗失物的处理规则

1. 返还遗失物

拾得遗失物应返还给权利人。拾得人应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拾得人可以要求支付必要费用,但不得要求支付报酬。但遗失物人发出悬赏广告,愿意支付一定报酬的,不得反悔。

2. 有关部门的处理

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如果知道权利人,应及时通知其领取;如果不知道,应及时发布招领公告。如果招领公告发布后6个月内无人认领,遗失物归国家所有。有关部门应妥善保管遗失物,如因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遗失物损毁或灭失,应承担民事责任。

3. 拾得人不返还遗失物的处理

拾得人拒不返还遗失物,将被视为侵权行为处理。拾得人不得要求支付必要费用,也无权要求权利人按照承诺履行义务。

4. 转让遗失物的处理

如果遗失物通过转让为他人占有,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2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如果受让人通过拍卖或向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购得该遗失物,权利人请求返还原物时应支付受让人所支付的费用。权利人支付后,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追偿。

拾得遗失物所有权法条

根据第107条法律规定,所有权人或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如果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2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但如果受让人通过拍卖或向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购得该遗失物,权利人请求返还原物时应支付受让人所付的费用。权利人向受让人支付费用后,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追偿。

根据第109条法律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给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根据第111条法律规定,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或灭失的,应承担民事责任。

根据第112条法律规定,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向拾得人或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如果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领取时应按承诺履行义务。拾得人侵占遗失物,无权请求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费用,也无权请求权利人按承诺履行义务。

根据第113条法律规定,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六个月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证过的房屋的买卖是否合法

    公证过的房屋买卖的合法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相关规定,只要房屋公证合法且不属于禁止买卖的情形,所有权人就有权进行买卖。同时,所有权人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并可在其不动产或动产上设立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但不得损害所有权人的权益。私

  • 机动车转移登记的情况和办理流程

    机动车转移登记的情况和办理流程,介绍了办理转移登记所需的证明和凭证。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机动车贬值的估算方法,包括实体性贬值的三种计算方法:主观察法、使用年限法和行驶里程法。

  • 期房被司法拍卖后的处理方式

    期房被司法拍卖后的处理方式。当被执行人购买的期房被司法拍卖时,竞买人可凭法院司法拍卖文书办理房屋产权变更。房屋登记部门需协助办理,依据《房屋登记办法》规定完成相关手续。涉及人民法院或仲裁委员会生效的法律文书要求登记时,房屋登记机构应予以办理并在房屋登

  • 动产和不动产的经济学定义和区别

    动产和不动产在经济学上的定义和区别,以及它们在法律上的区分。动产是可以移动而不损害其经济价值的物,如金钱、器物等;不动产是不能移动或移动会损害其经济价值的物,如土地和建筑物。动产和不动产可以互相转变。在法律上,得失变更、诉讼管辖及涉外法律适用、税法中

  • 先占无主物概念在法律上什么
  • 失主遗失物所有权还有吗
  • 按照物权法无主物处置方式是怎样的
担保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