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羁押 > 羁押必要性审查优缺点

羁押必要性审查优缺点

时间:2024-08-21 浏览:4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4955
【羁押必要性审查优缺点相关法律知识科普】羁押必要性审查最直白的表述就是司法机关针对超期羁押以及不必要的逮捕问题而作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羁押必要性审查机制至15年出台至今。已有数余年载,那么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是有关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哪一点呢?答案是羁押必要性审查的优缺点。在此,手心律师网小编将在下文中为您详细介绍,欢迎阅读了解。

羁押必要性审查的优缺点

缺点:

一、司法理念滞后

一些检察人员仍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偏重于刑罚打击而忽视了人权保障,导致羁押必要性审查的顾虑和构罪即捕、一捕到底的主导思想。

二、司法机关告知缺陷

部分检察机关和办案人员忽视履行告知义务,导致当事人不知情而无法行使权利,包括不告知、告知不全面以及忽视向被害人告知,使被害人无法准确了解嫌疑人被释放的原因,产生猜测和误解,甚至引发不理智的行为。

三、考评机制缺失

现行的考核机制与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最终目的存在矛盾。在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中,司法机关的最终目的是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嫌疑人予以释放或变更强制措施,但在现行的考核评价体系中,捕后起诉、诉后有罪判决被视为质量不高的案件,可能导致权力滥用和司法腐败。

四、协调渠道不畅通

在羁押必要性审查中,协调渠道不畅通主要表现为内部联系不畅和公检法联系不畅。例如,监所部门无法及时收到其他职能部门送交的法律文书,不知道被羁押人处于何种诉讼阶段,即使发现在押人员有不适宜羁押时,也不知道向谁提出建议。

五、监督制约不完备

《刑事诉讼法》中未提供有关羁押必要性审查权的监督问题的规定,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对羁押必要性审查的侦查和操作存在问题。

优点:

总体上,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利大于弊。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既强化了检察机关对逮捕措施和未决羁押的法律监督,又保护了被追诉人的宪法权利不受公权任意侵犯。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从“事先授权”到兼具“事后监督”。

二、从“一次性批准”到“动态监督”。

三、从“阶段控制”到“全程控制”。

因此,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利大于弊,是适合继续使用的。

综上所述,羁押必要性审查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结果,也是法律趋向人性化的一种体现。

如果对于羁押必要性审查还有疑惑,可以参考相关刑事诉讼法条文。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羁押必要性审查优缺点

    羁押必要性审查的缺点总结出以下几点:。在《刑事诉讼法》中并未提供有关羁押必要性审查权的监督问题的规定。《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

  • 羁押必要性审查最快要多久

    羁押必要性审查按流程应由检察院受理,驻看守所检查室办理,一般5个工作日内,案件复杂的可再延长五个工作日,当做出变更强制措施决定后,交由案件承办公安机关领导批准,在十个工作日内做出决定。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赋予了检察机关羁押必要性审查的职责。值得一提的是

  • 哪些人适合无羁押诉讼

    经羁押必要性审查,发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具有悔罪表现,不予羁押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可以向办案机关提出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建议:。(七)与被害方依法自愿达成和解协议,且已经履行或者提供担保的;办理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应当制作羁押必要

  • 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意义是什么

    提升检察机关执法行为的公信力。应当建立羁押必要性说理制度,无论是继续羁押还是解除羁押,都应当将理由和依据对当事方进行必要解释,以获取各方的信赖和尊重,特别是不能忽视被害人权益的保障,对此可以建立捕后变更强制措施“被害人告知”制度。

  • 羁押必要性审查规定
  • 羁押必要性审查当天能放人吗
  • 保外就医申请与羁押必要性审查申请有区别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