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担保法律法规 > 物权法 > 拾到无主物归谁所有

拾到无主物归谁所有

时间:2024-12-18 浏览:5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635

一、无主物归属问题的法律规定

1. 根据《废旧物品回收条例》的规定

根据我国《废旧物品回收条例》的规定,对于被抛弃的废旧物品,拾得人有权自行决定取得所有权。

2.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79条的规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接收单位应对上缴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或物质奖励。

3.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

根据我国《物权法》第113条的规定,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六个月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根据第114条的规定,拾得漂流物、发现埋藏物或者隐藏物的,参照遗失物的有关规定。

4. 根据《继承法》的规定

根据我国《继承法》第32条的规定,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归国家所有。因此,我国采取了公有主义的立法例,将所有人不明的物收归国有。

综上所述,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无主物归属问题,拾得人可以取得废旧物品的所有权,而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漂流物等归国家所有。

二、有关无主物的法律知识

1. 有主物与无主物的区分

民法上区分有主物和无主物的目的在于,对于无主物适用先占原则,而对于有主物则不适用。无主物的本质属性是:对无主物的任何支配,均不得侵犯任何人权利,因此先占者可取得所有权。这意味着无主物上不仅无所有权,而且无任何权利。

2. 无主物的范围

根据物在一定时期是否有归属,可以将无主物分为有主物和无主物。由于我国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国家,国家基于自然权属制度几乎拥有我国领域内所有资源所有权。因此,根据我国采取的公有主义立法例,所有人不明的物收归国有,以扩张国家对物的所有权。

然而,考虑到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往往涉及到无关国家重大利益的物品(如地下矿藏和文物),为更好地发挥物的效用,规定拾得者享有其所有权似乎更为合适。

3. 无主物的范围的扩大

基于以上考虑,无主物的范围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适当扩大。根据笔者的观点,无主物的范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 纯粹意义上的无主物:即在一定时期内无所有人或其所有人放弃所有权的物品,如抛弃物、无人继承的物品以及来自外太空的坠落物陨石等。

(二) 不纯粹意义上的无主物:即有主但所有人不明的物品(文物或其他特别法有特殊规定的除外),如埋藏物、隐藏物以及无人认领的拾得物、漂流物等。这类物品虽然有主,但由于时间久远或其他原因根本无法确定物品的所有人,使物品的权利在一定时期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如果这一时期过长,将不利于物品的流通转让和效用的充分发挥。因此,恢复此类物品的无主状态,确定其为无主物的地位是非常必要的。

(三) 无关国家重大利益的天然孳息:如较小的个体矿石、玉石(请与矿藏严格区分)等。天然孳息是因物或权益而产生的收益,指按照物的自然性质而产生的收益物,例如矿石等。对于矿石、砂石是否属于天然孳息的问题,有的学者提出了异议。然而,笔者认为这种异议忽略了所有的矿藏本身是在地质作用的影响下形成的,矿石、砂石是从这些已属于天然孳息的矿藏上分割出来的一部分,仍然属于天然孳息。就像树上的果子被切成多块一样,果子仍然是天然孳息的一部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证过的房屋的买卖是否合法

    公证过的房屋买卖的合法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相关规定,只要房屋公证合法且不属于禁止买卖的情形,所有权人就有权进行买卖。同时,所有权人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并可在其不动产或动产上设立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但不得损害所有权人的权益。私

  • 机动车转移登记的情况和办理流程

    机动车转移登记的情况和办理流程,介绍了办理转移登记所需的证明和凭证。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机动车贬值的估算方法,包括实体性贬值的三种计算方法:主观察法、使用年限法和行驶里程法。

  • 期房被司法拍卖后的处理方式

    期房被司法拍卖后的处理方式。当被执行人购买的期房被司法拍卖时,竞买人可凭法院司法拍卖文书办理房屋产权变更。房屋登记部门需协助办理,依据《房屋登记办法》规定完成相关手续。涉及人民法院或仲裁委员会生效的法律文书要求登记时,房屋登记机构应予以办理并在房屋登

  • 动产和不动产的经济学定义和区别

    动产和不动产在经济学上的定义和区别,以及它们在法律上的区分。动产是可以移动而不损害其经济价值的物,如金钱、器物等;不动产是不能移动或移动会损害其经济价值的物,如土地和建筑物。动产和不动产可以互相转变。在法律上,得失变更、诉讼管辖及涉外法律适用、税法中

  • 先占无主物概念在法律上什么
  • 按照物权法无主物处置方式是怎样的
  • 拾到无主物归谁所有
担保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