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马某等四人是患者吕某(已故)的遗属。被告徐州市某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甲医院)。
2003年11月18日,吕某因病到甲医院就诊,被告医师为其开出处方,药物为济复德、**乐克、消心痛。吕某于12月15日才取走药品。
12月16日,吕某第二次到甲医院就诊,主诉心前区痛一天,病史记录为“今日上午感心前区阵痛两次,胸闷,无出汗,左手麻、既往曾有类似发作,诊为心绞痛”,体检“一般可,心率齐,88次/分,A2亢进,两肺(—),BP:110/80mmHg”,诊断“心绞痛”。辅助检查无。接诊医师开出药物为济复德、**乐克、消心痛、维*欣。
12月17日,吕某仍感不适,第三次前往甲医院就诊。接诊医生开出葛根素静滴,在等待输液过程中,吕某突发意识障碍,颜面青紫,跌落地面。后经抢救无效于当日18:00宣布临床死亡。
吕某死亡后,遗体由甲医院派车送至殡仪馆,得到家属同意后火化。
另查,吕某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本院委托徐州市医学会对吕某诊疗过程进行技术鉴定,分析意见为:
结论为:“本病例构成一级甲等医疗事故,医方承担主要责任。”
甲医院对市医学会的鉴定报告不服提出重新鉴定,江苏省医学会分析意见为:
结论为:“本病例属于一级甲等医疗事故,医方承担次要责任。”
徐州市泉山区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尽管原告对吕某的病历日期进行了涂改,但对诊疗内容并未改动,且时间跨度仅为一天,不能认定足以影响鉴定结论,故改动病历的过错不能影响原告应得赔偿的份额。
根据病历记载,吕某在2003年11月18日已经向被告求治,尽管没有取药,但其在12月16日再次就诊时,已经陈述既往病史,接诊医务人员未能引起重视,未能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诊断不明,具有过错。在12月17日的抢救过程中,被告又未行除颤,治疗存在重大失误。吕某死亡后,未告知患者家属可行尸检以明确死因,造成鉴定过程中对于吕某的真实死亡原因存在争议,被告亦有过错。
本院酌定被告方承担70%的过错责任,吕某患病初期未遵医嘱接受治疗对自身病情加重亦应承担相应责任,本院酌定为30%的过错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判决被告徐州市某人民医院赔偿原告马某等四人丧葬费、精神抚慰金、被扶养人生活费共计155253.21元。
一审判决后,双方当事人均不服并提出上诉。二审期间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由上诉人甲医院在调解书签收之日起始起十日内付给上诉人马某、林*启、吕*鹤、吕*超医疗损害赔偿款及一审诉讼费共计158640元。
耳聋职业病鉴定后是否可以办理残疾证的问题。文中介绍了残疾证的办理程序、听力残疾的分级标准、听力残疾的检查方法。办理残疾证需前往当地残疾人联合会申请,根据听力损失等级进行分级,评定后获得相应等级的听力残疾证。同时,介绍了听力残疾的检查环境要求和评定方法
工伤伤残鉴定的申请流程及相关事项。职工在工伤后,若存在残疾和影响劳动力的情况,可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鉴定申请,并按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审核材料后组织专家进行鉴定,并在规定时间内作出鉴定结论。结论不服可申请再次鉴定,并由省级劳动能力
法医物证鉴定的意义和程序。法医物证鉴定利用多种学科理论和方法进行个体识别、亲子鉴定等。鉴定程序包括案件来源、委托、受理、检材保存和检验。检材主要采用DNA分析技术,使用PCR检测ST和线粒体DNA长度多态性。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的程序。首先,申请鉴定需提交相关资料并满足条件;其次,委员会将初审资料,若不完整则要求补充;接着,从专家库中抽取专家组成鉴定组进行鉴定,必要时委托医疗机构诊断;最后,委员会在20日内送达鉴定结论,如对此不服可申请再次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