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妇幼权益 > 未成年保护 > 司法保护 > 企业因实际使用童工被处罚

企业因实际使用童工被处罚

时间:2024-10-12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866
一名未满16周岁的女孩冒用他人身份进入某实业有限公司工作,被S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以使用童工为由处以1万元罚款。公司不服该行政处罚,提出行政诉讼。近日,S市Y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维持S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

使用童工违法行为案件

案件概述

2006年10月18日至2006年11月27日,被告罗某以他人身份进入某实业有限公司,并以使用工身份在该公司工作。然而,根据事实调查,罗某在该公司工作期间尚未满16周岁,违反了国务院《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二条、第四条第(六)项的规定。因此,原告S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于2007年3月2日向该公司发送了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告知书,并于2007年3月6日作出了对该公司罚款100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案件争议

被告公司不服,先后申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被告公司主张,他们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后才发现罗某采用欺诈手段以他人身份在该公司工作,并未招用童工。

法院判决

法院经审理认为,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是特殊的保护群体。国务院《禁止使用童工规定》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维护其合法权益。因此,对于法规所称的“使用童工”应理解为广义的范畴,包括招用童工和实际使用童工。即使原告公司使用童工与被告冒用他人身份有一定因果关系,但事实上使用童工的行为清楚明了。无论原告公司是否事先知晓,他们都不能免除在招用工人前进行谨慎审查和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管理的义务。原告公司在日常劳动考勤和报酬支付过程中未能发现冒用者身份,说明他们的管理存在疏漏,因此应对违法后果承担相应责任。因此,法院维持了被告S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某公司的行政处罚决定。

根据以上判决,原告公司应意识到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加强招聘程序和员工管理,以确保遵守相关劳动法规。此案也提醒其他用人单位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公平和谐。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最高院公布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案——故意伤害案

    最高院公布的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故意伤害案。案例中涉及一起家长因怀孕后对非亲生女儿进行虐待,导致女孩受伤死亡的案件。法院认定曾冰构成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文章强调了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重要性,并建议监护人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日常监管,预防和减

  • 未成年人犯罪审查逮捕程序的研究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审查逮捕程序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方向。当前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剧增,审查逮捕程序存在立法不足和执法理念陈旧等问题。文章建议借鉴外国少年司法理念,结合新刑诉法规定,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体系,保障程序人性化、合理化、合法化。研究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查

  • 夫妻离婚时,未成年子女的财产继承权

    夫妻离婚时未成年子女的财产继承权问题。未成年子女作为法定继承人,其继承范围广泛。父母在离婚时需明确家庭财产种类,保护未成年子女的财产权利,不得侵犯其继承权。同时,夫妻共有财产的分割应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并倾斜照顾抚养子女的一方。抚养子女的一方需

  • 16周岁以下拘留会留下档案吗

    我国关于1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拘留是否会留下档案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虽然会留下案底,但会进行封存处理。建立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对于不满18周岁且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应予以封存,不会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

  • 未成年初犯从犯的刑罚确定
  • 私营企业主未核查身份证件,非法使用童工
  • 未成年工与童工的区别
未成年保护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