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保护监察 > 童工 > 案例分析:单位使用童工行为的法律评析

案例分析:单位使用童工行为的法律评析

时间:2025-04-18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66973
案情介绍:

背景

2003年4月,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接到群众举报,指控某高校后勤集团食堂使用童工。经调查,该员工被怀疑是童工,单位负责人声称该员工是其舅舅介绍来的,并声称该员工已满16岁,但无法提供身份证和其他录用登记证明材料。

证据确凿

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立即与该员工户籍所在地派出所联系,当地派出所开具了户籍证明,证明该员工出生于1987年5月15日,即未满16周岁,确认其为童工。

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五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国务院令第364号)第二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违法行为和处罚

尽管该员工距16周岁仅剩一个月左右,但单位使用童工的行为仍属于违法行为。根据《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六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处以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5000元的罚款,并责令用人单位在三日内将童工遣送回家。

用人单位的义务

为了防止用人单位随意招用人员,国家对用人单位的录用备案资料也作出了要求。《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在招用人员时,必须核查被招用人员的身份证,并且对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一律不得录用。用人单位还应妥善保管录用登记、核查材料,否则将面临1万元的罚款。

误用童工和恶意使用童工的区别

在执法过程中,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发现,有的单位是恶意使用童工,有的单位则是误用童工。这些单位的共同特点是录用资料不完备或者根本没有录用资料。本案中的单位由于没有完善的录用登记资料和对介绍人的核实,导致使用童工的事实被揭露,最终被处以一万五千元的罚款。

结论

国家对使用童工行为高度重视,并制定了严格的处罚标准。用人单位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核查被招用人员的身份,妥善保管录用登记资料,避免使用童工。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将继续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督和执法力度,确保未成年人的劳动权益得到保护。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招用童工的行为有哪些

    非法招用童工的法律责任。根据劳动法规定,非法使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将面临行政、民事甚至刑事责任的追究。用人单位需承担高额罚款、整顿以及赔偿等责任。同时,文中详细说明了不同责任的具体内容和执行标准。

  • 法律中规定童工的年龄界限

    法律中规定的童工年龄界限,定义为未满十六周岁的用工。文章还深入分析了童工现象背后的复杂问题,包括贫困、留守儿童、失学等,以及处理童工问题的正确做法,如保留完整记录、安排身体检查、招聘负责人具备足够知识等。

  • 未成年工的法律规定与保护

    未成年工与童工的区别,并强调了未成年工的合法性及保护措施。未成年工指的是年满16周岁但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在雇佣时需遵守特殊保护规定。未成年工需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禁止从事对身心健康有害的劳动,如矿山井下、有毒有害等高强度的劳动。国家通过法

  • 公司雇佣童工的法律处罚措施

    中国关于雇佣童工的法律处罚措施。首先定义了童工,然后详细阐述了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的处罚措施,包括罚款、责令限期送回童工及其交通食宿费用的承担等。此外,还明确了罚款的标准以及罚款的缴纳和管理方式。对违反规定的个人和单位都有明确的处罚措施,并对某些严重行为

  • 童工投诉的法律效力
  • 一、法律规定童工的使用范围
  • 用人单位录用年满16周岁的童工违法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