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妇幼权益 > 未成年保护 > 司法保护 > 《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颁布:禁止学校和教师公开学生考试成绩和排名

《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颁布:禁止学校和教师公开学生考试成绩和排名

时间:2021-10-21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95352
 为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部昨天(6月1日)颁布了《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这是教育部第一次就未成年人保护制定专门规章。《规定》就社会关注的学生欺凌、校园性侵害等热点问题,建立完善了相应专门制度,将于今年9月1日起实施。具体和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看以下内容。

《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颁布:禁止学校和教师公开学生考试成绩和排名

重点围绕“谁来保护”“保护什么”“如何保护”等问题,《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系统整合、创新完善了学校未成年人保护制度,分一般保护、专项保护、管理要求和保护机制等,共8章、63条。

1.不得对学生课间出教室等设置不必要约束

《规定》遵循全面保护的原则,专设“一般保护”一章,系统规定学校应当尊重和保护的未成年人基本权利。在各条款中分别规定学校具体职责以及工作要求。其中有很多新的举措,比如提出:学校不得设置侵犯学生人身自由的管理措施,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常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

2.禁止学校和教师公开学生考试成绩和排名

为保护学生隐私和自尊心,减少攀比、避免歧视,缓解应试压力,《规定》还禁止学校、教师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但要求学校采取措施,便利家长知道学生的成绩等学业信息。

3.《规定》与睡眠 作业等“五项管理”衔接

今年以来,教育部陆续出台了手机、睡眠、作业、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的文件。此次颁布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与“五项管理”进行了衔接,将其法治化、制度化。

《规定》与“五项管理”的要求逐项进行了衔接,将政策要求转化为规章制度规范。在作业管理方面,明确学校应当加强作业管理,不得超出规定增加作业量,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规定》将睡眠管理的内容纳入休息权保护中,要求学校规定科学合理安排学生在校作息时间,不得统一要求学生在规定的上课时间前到校参加课程教学活动,并对集体补课作出相关的禁止性要求。

在手机管理方面,规定学校对手机管理的权限,明确规定除教学需要外,禁止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进课堂。对于读物管理,《规定》明确学校加强读物和校园文化环境管理的职责,禁止有毒有害读物、图片、视听作品等进入校园。《规定》还明确了学校学生体质监测制度及学校体育运动场地适当开放要求。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询问证人的回避原则

    中国刑事诉讼中询问证人的回避原则及相关规定。侦查人员在存在利害关系时需回避。询问证人需由侦查人员进行,程序包括准备、选择地点、个别询问等。同时强调保护未成年人及特殊证人的权益,要求证人如实提供证据并承担法律责任。违反规定者将受到法律追究。

  • 打孩子是属于家暴还是虐待

    打孩子的行为被法律定义为家暴,且分析了家庭暴力的定义和特征及其可能对受害者造成的伤害。法律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有明确条款,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家庭暴力施暴者需承担民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和刑事责任。文章旨在提高公众对家庭暴力的认识,并强调法律的严

  • 抢劫罪的辩护词

    抢劫罪中被告人的辩护词。被告人因未成年且为从犯,具备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法定情节。此外,被告人认罪态度良好,无前科,主观恶性小,犯罪情节轻微且危害不大。根据未成年人保护原则,请求法庭对被告人减轻处罚。相关法律规定包括《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对抢劫罪有具体

  • 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原则和程序

    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原则和程序。包括从宽处理、不适用死刑、教育感化挽救、分案处理、保障诉讼权利、全面调查以及迅速简约等原则。这些原则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实现教育和改造的目的,促进其健康成长。

  • 宣判时需要家属在庭吗
  • 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问题包括哪些
  • 雇佣童模是否违法?
未成年保护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