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门表示,近期,一些行业企业超时加班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劳动者依法享有相应的劳动报酬和休息休假权益,遵守国家工时制度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超时加班极易引发劳动争议,影响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对此,两部门高度重视,决定加大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办案指导力度,准确适用法律政策,统一裁判尺度。
两部门本次联合向社会公开发布典型案例,一方面为提示用人单位违法行为风险,促进依法规范用工;另一方面为明确劳动者维权预期,引导劳动者依法理性维权。
引人关注的是,两部门在其中一宗典型案例中明确:
公开的相关案例显示,张某入职某快递公司,双方订立劳动合同试用期为3个月,试用期月工资为8000元,公司工作时间为早9时至晚9时,每周工作6天。
两个月后,张某以工作时间严重超过法律规定上限为由拒绝超时加班安排,被公司解除劳动合同。
张某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裁决快递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8000元,并最终获赔8000元。
两部门指出,本案的争议焦点是张某拒绝违法超时加班安排,某快递公司能否与其解除劳动合同。法律在支持用人单位依法行使管理职权的同时,也明确其必须履行保障劳动者权利的义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制定违反法律规定的加班制度,在劳动合同中与劳动者约定违反法律规定的加班条款,均应认定为无效。
本案中,某快递公司规章制度中996的内容,严重违反法律关于延长工作时间上限的规定,应认定为无效。张某拒绝违法超时加班安排,系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不能据此认定其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故仲裁委员会依法裁决某快递公司支付张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
据央视新闻报道,两部门要求,切实提高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处理质效,及时纠正用人单位违法行为,有效保障劳动者休息权及劳动报酬权。
下一步,两部门将继续联合开展制定指导意见、发布案例、加强信息比对等工作,不断推进裁审程序衔接和法律适用统一,更好实现仲裁与司法的高效、有序衔接,实现劳动争议纠纷化解政治效果、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深圳离职赔偿金的法律规定。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违法原因导致离职的补偿金、少发或不发加班工资导致离职的补偿金、公司不提供劳动条件导致离职的补偿金等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金标准也有所涉及。另外,离职补偿金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也
未成年人办理身份证所需的材料及相关法律问题。未成年人需提供居民户口簿或居住证原件、监护人的身份证、近期免冠一寸照片及现金。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扣押他人身份证是违法行为,将受到警告和罚款等处罚。
《劳动法》对于单位能否解雇拒绝加班的职工的规定。根据法律规定,员工有权拒绝加班,公司无权强行要求员工加班。员工拒绝加班的处分或解雇是违法行为。同时,劳动法对加班时间有明确规定,超过法定最长加班时间将面临行政处罚风险。
城市建设配套费的申请程序。申请人需前往物价局提交材料并经过实地调查、成本监审、初审、审核、价审委会审等步骤。经办人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项工作,并提交相关文件给县政府和财政局。逾期未改正或补正则视为未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