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者在购房过程中,需要支付定金和意向金。这两者的支付对象和性质有所不同。
购房者在交付定金时,应当将定金支付给房东。在交付定金的过程中,通常会有三方到场,即购房者、中介和房东。购房者交付定金后,中介应当将房东的房产证和土地证暂时收走,并前往房管局挂牌出售。
除了定金之外,购房者还需要支付意向金给中介。意向金是购房者在看中房子并有意购买时,支付给中介的金额。中介会利用这笔钱来帮助购房者与房东谈判价格。如果谈判成功,意向金会自动转为定金;如果谈判不成功,中介会将意向金退还给购房者。在苏州地区,一般只有大中介才会收取意向金。有些购房者可能不愿意支付意向金,但实际上,支付意向金对购房者来说是有利的,因为这笔钱可以用来向房东施加压力。
购房者在签订认购书时,应当特别注意开发商在“定金和订金”方面可能采取的欺骗手段,目的是欺骗购房者。开发商可能故意将“定金”写成“订金”,以逃避法律处罚。一旦收取了“订金”,开发商可能会迟迟不履行协议,认为只要钱到手就是自己的了。如果购房者真的打算起诉,开发商可能只需要退还订金就可以了。根据法律专家的介绍,“定金”和“订金”的法律债务性质完全不同。
“定金”是指当事人以定金形式担保的债务不被履行时,对违约方在定金方面的处罚。如果收取定金的一方毁约,应当返还双倍的定金。
而“订金”则属于预付款性质,它并不具备担保作用。如果收取订金的一方不履行协议,支付方有权要求返还订金款。因此,购房者在签订认购书时务必仔细核对其中的内容,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护。
最近发布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总结与趋势展望》报告中的房地产市场总结,指出热点城市面临量价回调压力,而三、四线城市仍有发展潜力。购房流程及注意事项包括选房、签订认购书、交定金、购房资质审核、签订购房合同、付首付等步骤,购房者需注意避免合同纠纷等风险。
房屋买卖合同中的装修款补偿是否合理的问题,并介绍了合同有效的条件和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同时,文章还阐述了商品房买卖中何时可以要求退一赔一的情况,包括出卖人隐瞒房屋事实等情形。在遇到此类问题时,建议购房者及时委托专业律师处理。
购房者因未能与开发商就购房合同达成一致而要求退还定金的情况。吴某因开发商的捆绑签署合同要求及不可修改条款表示不满,最终告上法院。法院最终判决双方签署的《认购书》合法有效,但因未签署购房合同的原因是双方无法控制的因素,法院判决退还吴某支付的定金。
商品房买卖中的法律陷阱,包括广告陷阱、销售陷阱、“五证”陷阱和合同陷阱。开发商常常在广告中夸大配套设施,利用消费者心理设下陷阱,以及在合同中留白或选择性填写等。此外,文章还讨论了购房资格转让协议的有效性,法律对于购房指标的转让并非物权范畴没有明确的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