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员工不能胜任工作的,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认定:
(1)、企业的规章制度的规定
企业在规章制度中,应当对不胜任工作着一模糊性的法律概念,基于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作出细致性地表述,要具体罗列出哪些行为属于不胜任工作的表现,有了这个,对于后期对不胜任工作的认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2)、对员工的考核结论
不胜任工作,需要有员工的考核结论作为依据,而且这一考核结论需要对员工进行告知方可。没有告知的考核结论是没有法律效力也没有证明效力的。员工可以不认可考核结论,但是企业不能不告知员工考核结论。
(3)、员工工作中表现的具体罗列
对于员工不胜任工作这一结论,需要从员工的工作表现中具体体现。所以企业要对员工的工作表现做一个概括性的表述,这一表述要体现出员工的哪些行为,使企业认为不能胜任工作。这些表现无需员工认可,但是企业应当进行总结,以求在后期仲裁或者沟通的过程中。使企业的不胜任工作这一结论,能够足够的实际表现支持。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 【无过失性辞退】
按规定,以下几种情形劳动者被辞退没有经济补偿金:
1、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2、劳动者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
3、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害;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公司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公司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公司提出后拒不改正;
5、劳动者过错导致劳动合同无效;
6、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所以,劳动者不能胜任岗位工作被辞,不属于以上情形,公司辞退该劳动者要给经济补偿金。
不过,发现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公司要先对其进行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若是发现对方还是不能胜任工作的,这才可以予以辞退。
并且,辞退劳动者时要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1个月工资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另外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某外资家庭用品公司一名女工与班长因工作安排问题发生争执并动手打架的情况。公司依据规章制度解除了双方的劳动合同,引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仲裁中,双方就打架是否属于严重违纪、节假日加班费是否少付等问题展开辩论。最终,仲裁结果不支持申请人的赔偿金请求,支持被
严重失职的法律判定标准以及处理方式。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因严重失职导致用人单位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受到法律关注。以案例说明,单位依据合法的规章制度解除严重违纪员工的劳动合同关系。仲裁过程中,单位提供的经员工签字认可的《员工手册》成为判定员工是否严重
公司辞退员工的不同原因及相应补偿。根据不同情形,公司无需补偿或需支付不同标准的补偿金额。如因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违反规章制度等,公司无需补偿;若提前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n+1个月工资补偿;协商解除则按一年一个月工资标准补偿;违法解除则按一年两个月工
离职一年后公司账目出现问题时,劳动者的责任承担问题。劳动者通常不承担责任,但要协助处理原公司账目问题。员工辞职方式包括合同期满不再续签、提前30天书面辞职并与用人单位协商补偿方案以及满足法定条件的无条件辞职。用人单位需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