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是没有自动离职的,劳动关系可以通过解除劳动合同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而消灭。
2、解除劳动和中止劳动合同的情形如下: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3)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①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②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③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④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⑤因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⑥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①劳动合同期满的;
②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③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④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⑤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 、第三十七条
1、首先,不管是员工提出辞职,还是员工违纪被辞退,公司都要按规定开离职证明。并且,因为员工违纪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公司也不能限制提供证明。否则的话,属于违反劳动法律规定,要承担以下的法律责任:
(1)承担行政责任,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2)承担赔偿责任,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需承担赔偿责任。
2、其次,虽然是员工违纪导致难以继续维持劳动关系,但是公司开具离职证明时,不能写明员工违纪等不利于其再就业的内容。具体而言,一般公司开具离职证明要写明以下内容:
(1)劳动合同期限;
(2)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日期;
(3)工作岗位;
(4)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
3、最后,若是公司在离职证明中写了员工违纪等客观事实,并导致员工遭受损失的,可以积极按以下处理:
(1)去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2)去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去法院起诉处理。
国有企业裁员的相关法律规定。在出现严重经营困难、经营方式调整或破产重整等情形下,可以进行裁员。裁员条件需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裁员顺序有优先留用人员。国有企业裁员需遵循提前说明情况、提出方案、征求意见、报告劳动行政部门、公布方案等程序。
经济性裁员的程序要件,包括用人单位需提前说明裁员情况、提出裁减人员方案并征求意见、报告劳动行政部门、公布方案并支付补偿金等步骤。同时,劳动合同法对裁员程序进行严格限制,规定了不得裁减特定员工的范围,体现了对劳动者的倾斜保护。
辞职后工资结算的问题。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大部分企业不会在员工离职当天结算工资,而是等到下个月统一发放。劳动者需按要求提交辞职申请并完成工作交接后,方可离职。若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工资,劳动者可通过劳动监察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等途径要求支付工资。同时,劳动者
工人退休年龄的法律规定。针对不同群体,如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和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单位的工人等,详细阐述了他们的退休年龄和相关条件。此外,还包括特殊工种和破产国有企业职工等特定群体的退休政策。最后,提及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