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医疗过错的举证责任分配,医疗机构应当承担以下举证责任:
(1)证明病员的损害结果与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2)证明医疗机构不存在医疗过错。
受害人应当承担以下举证责任:
(1)证明自己受到损害的事实;
(2)证明自己接受过医疗。
在审理医疗纠纷案件时,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法律规定,严格审查以下要素:侵权事实、损害后果、侵权事实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侵权人是否存在主观过错,以判断医疗机构是否应当承担民事损害赔偿责任。
在《若干规定》实施之前,根据我国1991年《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举证责任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然而,由于医疗活动的特殊性,患者很难证明医院在医疗行为中存在过错。为了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若干规定》规定了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中,医疗机构应当承担举证责任,即证明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医疗过错。
在国外,许多专业案件都实行了被告举证责任倒置,例如德国认为医疗纠纷案件的举证责任应该由医师承担。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的考虑因素通常有两个:一是举证的难易程度;二是是否有利于对被害人进行保护。医疗纠纷案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有利于保护弱者,符合实体法的立法意图和价值判断,以确保实体法的贯彻实施。
一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再次申请过程。申请人对先前鉴定的”诊治概要”、”分析意见”和”结论”表示不服,并详细列举了对鉴定结果的不同看法和依据。申请人认为鉴定结果不符合事实、不科学、不公正,特别是在医疗过程的常规遵守和告知义务履行方面存在问题。因此,申请
医疗纠纷的处理程序及医疗行为责任豁免制度。医院对于医疗纠纷投诉有详细的接待规定和处理程序,包括病历管理、科室主任的职责、患者死亡后的处理、病历复印与封存、医教部门的角色以及答复患者的时限等。医疗行为豁免制度因医疗行业的高度不确定性和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
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的解读。鉴定结论需得到超过半数专家的一致意见,并详细记录每位专家的意见和讨论情况。专家鉴定组需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及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
定点医疗机构的申请书的撰写要求。包括填写方式、申请内容、机构类型选择、大型医疗设备清单的填写要求,以及提交时需附加的各种材料。同时,还提到了统计范围和单病种种类及价格目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