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传统习惯,大多数企业会在每年的12月底到1月初给员工发放年终奖。这是因为年关将近,双薪、年终奖、分红是许多人盼望中国新年的原因之一。因此,大部分发放年终奖的公司都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发放。
我国目前没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企业必须发放年终奖。发放年终奖是企业对员工一年努力的肯定,同时也具有激励作用。年终奖一般是企业根据公司利润和员工个人表现来决定的。如果双方同意,根据约定发放;如果没有特别约定,公司可以选择不发放。然而,大多数公司会发放年终奖来鼓励员工。
有些员工在发放年终奖时因为离职或跳槽而无法拿到年终奖,有些公司为了留住员工会推迟发放年终奖。法律专家指出,虽然没有直接的法律规定“年终奖延期发放违法”,但只要公司违反承诺、单位规章制度等文件,延期发放年终奖就是违法的。此外,离职员工只要在这一年内为单位工作过,用人单位就应该按照其工作时间折算发放年终奖。
法律并没有对企业发放年终奖做出强制性规定。年终奖的多少一般不在劳动合同中体现,而是按照惯例发放。如果企业口头上或合同中明确了年终奖的时间和金额,但最后没有兑现,这些企业最多算是违约,但不违法。然而,延迟发放到期的绩效工资是违法的。
对于在过去一年中做出贡献的员工,无论是离职还是即将离职跳槽,雇主无法回避发放年终奖,也不能拖延或克扣。然而,对于在职期间没有做出贡献的劳动者来说,年终奖不是让大家分享,也不应搞平均主义。
公司如何确定年终奖基数的问题。文章指出,年终奖的计算方式和意义应被正确认识,作为正向激励导向的部分,不应被视为成本或负担。企业应通过制定年度激励计划来激励员工,从年度绩效目标入手,核算出合理的激励计划。年终奖金应适当平均化并与员工沟通。此外,需要区分
严重失职的法律判定标准以及处理方式。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因严重失职导致用人单位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受到法律关注。以案例说明,单位依据合法的规章制度解除严重违纪员工的劳动合同关系。仲裁过程中,单位提供的经员工签字认可的《员工手册》成为判定员工是否严重
企业变相降工资是否构成解除合同的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变更待遇应通过书面协议进行,工资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不能随意变更。公司调整工资不一定违法,但如果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则违法。因劳动者拒绝签字而被解雇,劳动者有权要求劳动补偿金,但实际操作中存
根据《劳动法》规定,年终奖是工资的一部分,属于劳动报酬的范围,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如果企业推迟年终奖的发放,相当于欠薪,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支付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支付赔偿金。然而,企业可以自主决定年终奖的发放方式,只要不延期就不违法。需要注意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