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的商品房出现裂缝经常发生,房屋出现裂缝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不可避免的伸缩裂缝和温度裂缝等,另一种是可避免的沉降裂缝和结构裂缝等。
根据国家相关文件规定在居住使用的房屋0.3毫米以内的房屋裂缝是允许存在的,而且也不影响房屋的正常使用。
房屋主体结构及基础的保修年限为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房屋墙体的保修年限为五年。在保修期内开发商需对房产的质量负责。若由于物业公司的管理、维护不当造成的由物业公司负责。
若房屋出现裂缝开发商未及时修复,业主可自行修复,并有权向开发商提出赔偿请求。
那么消费者遇到这种情况时应当如何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主要有以下两个步骤:首先,当发现自己的房屋出现裂缝时,应当请专业部门进行鉴定。其次,根据鉴定的结果找准自己的请求权,是要求修复还是退房。退房必须满足一下两个条件中的一个:一是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二是因房屋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
建议购房者在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并把房屋质量保证书作为附件,并拟定相关房屋质量的条款约定好当出现约定问题后的处理办法。
房屋渗漏的产生原因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新建商品房因质量问题出现渗漏。
第二类是入住后重新装修过后导致渗漏。由于重新装修,就有可能破坏房屋原有的防漏层,导致或加剧漏水。
第三类是排水管道和防漏设施的使用年限已过,造成漏水。
责任分担:因质量问题出现渗漏和因装修导致渗漏都属人为造成的,补漏责任应由开发商、出租人或装修施工单位来承担;因排水管道和防漏设施老化导致渗漏则属自然现象,责任要由业主自己或出租人承担。在防漏责任处理上,若是第一类,且业主入住不到三年,房屋还在保修期内,业主可以要求开发商免费维修;若是第二类,则应按施工合同找施工单位,施工单位也应有三年的保修期。
在这里需要提醒的是,购房人要想索赔成功,要注意保存和搜集证据,因为在法院审理中,要求出卖人赔偿损失需要购房人提供证据证明。如果不能提供证据,就会因缺乏举证不能得到法律的支持,从而无法达到索赔的目的。因此,购房者最好咨询律师,看看自己购房时,需要搜集哪些证据,以免到时候找不到支持自己主张的东西。
房屋漏水的处理程序及责任划分。首先提出与物业和开发商协商,若无法解决则向政府主管部门投诉,最后可提起民事诉讼。质保期内开发商应承担维修责任,业主不当行为导致的漏水需恢复原状或赔偿。质保期满后业主自行负责维修和费用。公共设施漏水由物业管理公司负责。邻里
房屋质量不合格的法律处理方式。对于存在较小质量问题的房屋,购房者可以要求出卖人修复;对于无法修复的重大质量问题,购房者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退房。购房者还可以要求出卖人支付违约金和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对于造成事故的质量问题,受害者可以主张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
业主宗小姐在湖岸名家的房屋中发现了一道南北向的裂缝,担心会影响整个楼板的安全。她找开发商交涉,希望修复并赔偿5万元,但遭到拒绝。宗小姐向吴中区质检站求助,但在鉴定当天发现房屋被私闯民宅的维修工人修改了,她立即报案。经过多次协商,开发商同意签订赔偿合同
房屋质量问题中,墙面渗水和墙面裂缝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墙面的贯穿性裂缝可能导致墙面渗水,原因可能是地基沉降、设计错误等,也可能是温度、收缩等变形引起的。一个居民购买的六角形封闭式阳台房子,由于阳台底下没有打桩导致渗水,维修无效。墙面起壳发霉可能是墙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