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业主权利 > 地役权 > 地役权纠纷

地役权纠纷

时间:2024-10-01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1953
地役权是指土地上的权利人为了自己使用土地的方便或者土地利用价值的提髙,通过约定而得以利用他人土地的一种定限物权。那么关于地役权纠纷您了解多少呢?如果发生了地役权纠纷该如何处理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地役权纠纷的认定

1. 地役权的概念

地役权是指土地上的权利人为了自己使用土地的方便或者土地利用价值的提高,通过约定而得以利用他人土地的一种定限物权。地役权一般涉及两块土地,其中一块土地向另一块土地提供服务。需役地的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被认为拥有地役权,称为地役权人,供役地的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被认为负有供役的义务,称为地役人。

2. 地役权的法律特征

地役权是对他人所有或使用的土地加以利用的用益物权。供役地必须是他人所有或使用的,地役权人原则上不得在自己的不动产上为自己设立地役权。地役权的客体通常是土地,也包括土地上的附着物。地役权的效益应当仅限于经济层面上,并且需役地因从供役地获得了此种便利而解除了其所有权或使用权上的限制。

3. 地役权的属性

地役权不得与需役地相分离而单独转让,也不得单独成为其他权利的标的。地役权的设立是为了实现土地利用的最大化,因此地役权具有不可分性。

4. 地役权的种类

根据地役权的内容的不同,地役权可分为积极地役权和消极地役权。积极地役权是指供役地人负有容许需役地人为了其土地的便利而在自己的土地上从事积极作为的义务的地役权,如汲水地役权、通行地役权。消极地役权是指供役地人负有为需役地的便利而消极不作为的义务的地役权,如不在需役地附近种植植物的地役权、不在一定的距离内建造建筑物的地役权。根据地役权行使的方法是否持续,地役权可分为持续的地役权和不持续的地役权。持续的地役权是指权利的行使不是每次都需要地役权人的行为的地役权,如不在一定距离内建造建筑物的地役权。不持续的地役权则是指必须有地役权人的每一次的行为才能真正实现权利的地役权,如汲水地役权。根据地役权行使的外观上的差异,地役权可分为表现的地役权和不表现的地役权。表现的地役权是指能够通过权利行使的外部标志加以识别的地役权。反之,则为不表现的地役权。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地役权的性质和相关规定

    地役权的性质和相关规定。地役权存在于他人不动产之上,是为了自己的不动产便利而使用的权利,具有从属性和不可分性。地役权的规定包括设立形式、登记效力、期限、土地所有权人的权益、效力、抵押和变动等方面。

  • 什么是保护地役权

    我国物权法目前只规定了地役权,没有保护地役权。地役权,是指为使用自己不动产的便利或提高其效益而按照合同约定利用他人不动产的权利。其三,地役权是为了需役地的便利而设立的用益物权。地役权是地役权人和供役地权利人之间达成的以设立地役权为目的和内容的合同。设

  • 地役权合同登记

    《物权法》第158条规定,“地役权自地役权合同生效时设立”。地役权合同自地役权人与供役地权利人自愿达成协议即生效,地役权合同一生效,地役权就成立。合同签订后,双方没有办理地役权登记。因为本案中甲乙双方虽然订立了地役权合同,但没有登记;乙转让土地又没有告知

  • 地役权登记对抗主义

    乍看上去似乎说得很有道理,然而地役权采取登记对抗主义在法理上始终是行不通的。综上,在地役权设立问题上采取登记对抗主义是毫无道理的,甚至可谓之为《物权法》所有登记对抗规则中最不具有存在合理性的一项。地役权如有存续期间,因期间的届满而消灭。

  • 地役权制度的内容包括什么
  • 地役权的法律特征
  • 地役权纠纷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