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役权的设立是指当事人签订地役权合同,并在合同生效后,确立地役权的过程。
地役权是指为了利用自己土地的便利,对他人的土地进行一定程度的利用或对他人行使土地权利进行限制的权利。
需役地是指需要利用他人土地的土地,供役地是指为需役地提供便利的被利用土地。在我国,地役权主要建立在他人拥有用益物权的土地上。需役地的权利人可以是土地所有人,也可以是对土地拥有用益物权的人,但在我国主要是对土地拥有用益物权的人。这是因为我国土地实行公有制,但利用土地的主体是私人的用益物权人。
(1)地役权是使用他人土地的权利,但这种使用只是部分性使用,而不是对供役地的土地进行全方面的使用。地役权并不排除供役地人对自己土地的使用,只是对供役地人的土地使用施加一定程度的限制。
(2)地役权是为了利用自己土地的便利而利用他人土地的权利。利用自己土地的便利是指为了增加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的使用价值而对供役地进行利用,并非不利用供役地就无法利用自己的土地。
(3)从属性上看,地役权从属于需役地,作为从权利,地役权不能独立于需役地进行单独转让或抵押。当需役地所有权或使用权发生转移或抵押时,地役权随之转移或抵押。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已经登记的地役权,可以办理转移登记的情形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发生转移等。申请需役地转移登记的,或者需役地分割转让,转让部分涉及已登记的地役权的,当事人应当一并申请地役权转移登记,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当事人
相邻关系与地役权是互相联系而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地役权发生在两个不同归属的土地之间。相邻关系与地役权的重要区别之一是相邻关系的“必需”性,即不动产权利人必须借助相邻不动产,才能对自己的不动产正常使用,因此,他有权要求相邻的不动产一方提供必要的便利。按
《物权法》第一百六十四条地役权不得单独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转让的,地役权一并转让,但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本条是关于地役权从属性,有关地役权不得与需役地分离而单独转让的规定。若交费义务经过权利人在合理期间两次催告仍不履行支付费用的义务
地役权是以他人土地供自己土地便宜之用的权利,其设立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满足自己土地的惯常效用,而是在于利用他人土地供自己土地使用,借以提升自己土地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因此地役权的社会功能首先表现在提高需役地价值,促进土地的利用,间接推动社会财富的增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