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业主权利 > 地役权 > 法律对于供役地权利人的义务是如何规定的

法律对于供役地权利人的义务是如何规定的

时间:2020-05-25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2076
法律对于供役地权利人的义务是如何规定的,关于这个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整理了一下关于这问题的资料,如果你想知道关于法律对于供役地权利人的义务是如何规定的这个问题,如果你想知道,请跟着小编一起往看吧,马上为你解答,跟上手心律师网小编的步伐一起往下看吧。

物权法解释:第一百五十九条【供役地权利人义务】

第一百五十九条供役地权利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允许地役权人利用其土地,不得妨害地役权人行使权利。

【解释】本条是关于供役地权利人义务的规定。

地役权设立后,供役地权利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1.允许地役权人利用其土地

在地役权人利用供役地时,多多少少会给供役地权利人带来不便。对于供役地权利人来说,必须要按照合同的约定,向地役权人提供土地,并要容忍供役地上的负担。这些负担包括允许他人利用自己土地,对自己行使土地的权利进行的某种限制,放弃部分使用自己土地的权利,有时甚至还必须容忍对供役地造成某种程度上的损害。但对供役地权利人诸多的约束行为,都是事先在合同中作了规定的。供役地权利人在负有容忍或者不作为义务的同时,也获得了一定的补偿。民事关系最主要的原则之一就是权利义务平等,有义务必然有权利。供役地权利人之所以允许地役权人利用自己的土地,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获取一定的租金。

2.不得妨害地役权人行使权利

地役权人为利用供役地,实现地役权的内容,在权利行使的必要范围内,有权在供役地上修建必要的附属设施或者从事某项必要的附属行为,比如,为通行而修建道路等。这时,供役地权利人就不得妨害地役权人行使这些权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当然应该物尽其用,对物利用的终极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物的效用。土地是利用性最强、最为稀缺的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所以发挥土地的最大价值应该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用益物权制度的逐步完善,使得土地的利用率和经济价值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因此,具有协调土地所有人之间,土地使用人之间以及土地所有人与使用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地役权制度,在土地利用关系日趋多样化、复杂化的社会环境下,衡平各方权利人的利益冲突,就显出其重要性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已登记的地役权申请转移登记提交的材料

    已经登记的地役权因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发生转移时,需要提交的材料和注意事项。包括不动产登记证明、地役权转移合同等。同时,文章还阐述了地役权与相邻权的区别,如救济请求权、提供便利的内容、适用范围和设立方式的不同。

  • 无还款期的借条诉讼时效的计算方法及规定

    无还款期的借条诉讼时效的计算方法及规定。对于未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条,诉讼时效从债权人主张权利而债务人拒绝履行义务之日起开始计算,也可因权利人主张权利或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并重新计算。债权人一直未主张权利则适用最长诉讼时效期间。

  • 地役权合同的生效条件

    地役权合同的生效条件,包括合同形式、条款和登记要求。地役权可根据实现方式、行使方式和是否存在表现于外部进行分类。申请地役权登记需提交相关资料,包括申请表、身份证明、合同、权属证书等。未经登记的地役权无法对抗善意第三人。

  • 相邻权和地役权的联系

    相邻权和地役权的联系和区别。相邻权是处理相邻关系时享有的权利,是对所有权的限制和延伸;地役权是为了自己的使用便利而使用别人土地的权利,具有从属性和不可分性。两者在救济请求权、提供便利的内容、适用范围和设立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正确

  • 股权确权诉讼时效:了解相关法律知识
  • 地役权的具有约束力
  • 35年前工伤致残获赔,再请求赔偿是否获支持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