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业主权利 > 相邻权 > 相邻关系纠纷审理规范

相邻关系纠纷审理规范

时间:2023-10-03 浏览: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2146
相邻关系纠纷审理规范是怎样的呢,相邻关系纠纷的概述是什么呢,相邻关系纠纷案件的主要类型与特点有哪些呢,审理相邻关系纠纷案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邻关系纠纷审理规范”的内容为你答疑解惑。

相邻关系纠纷审理规范

审理相邻关系纠纷案件的基本原则

1、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原则

在审理相邻关系案件时,应注重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尽量减少对生产的影响。对于已经取得行政许可的生产活动,要避免停工停产。在存在利益冲突时,要优先保护当事人的生存权益,充分考虑双方当事人的生活便利。

2、团结互助原则

在审理案件中,要引导当事人互谅互让,尽量通过协商解决纠纷,维持团结的睦邻友好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互助协作的关系,这源于劳动人民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的共同利益。因此,在处理相邻关系时,应遵循团结互助的原则。

3、公平合理原则

相邻关系本质上是对一方权利的需要,是对公司、法人的民事权利的保护。因此,应公平合理地处理相邻关系,保护一方权利的延伸和另一方权利的限制,要求各方在享受权利的同时承担一定的义务。

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这是处理相邻关系的三项原则。在实际处理相邻关系时,应综合平衡各方的权利和利益,综合考虑这三项原则的精神,从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出发,本着团结互助的要求,公平合理地处理相邻关系。

常见相邻关系纠纷的处理

1、相邻土地通行关系引起的纠纷处理

当一方的土地或建筑物被邻人土地或建筑物包围,没有其他通道时,应允许该方通行。如果通行造成他方损失,通行方应给予赔偿。对于历史形成的公认通道,不得随意堵塞或改道,如确实需要改道,应征得相邻人同意。

2、因相邻用水、排水关系引起的纠纷处理

共同使用自然流水时,应保持水的自然流向,按照由高到低、由近到远的原则合理分配和使用。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堵截流水,影响他方用水或排水。当水流不足时,高地段的相邻人不得独自控制水源,断绝低地段用水。相邻一方如有正当理由必须改变水的自然流向而影响他人利益时,应先征得对方同意,并适当补偿由此而造成的损失。

3、因环境保护关系而产生的纠纷处理

相邻一方不得以高音、噪音、喧嚣、震动等妨碍相邻人工作、生活和休息。违反而不听劝阻的,或者有条件排除而不采取措施排除的,应视为侵权行为。相邻关系人在修建厕所、化粪池、污水池、牲畜圈或堆放有毒物、放射性物质、易燃易爆物、垃圾等时,应保持一定的距离或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对于严重侵害他人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情况,政府有关部门和司法机关可以依法予以行政处分或刑事制裁。

4、相邻管线安设产生的纠纷处理

一方假设线路、埋设管道、电缆等必须从他方的地上或地下通过时,他方应当允许。使用人在事后应清理现场,恢复原状。因此给他方造成损失的,应给予适当补偿。

5、因相邻防险关系产生的纠纷处理

在建设建筑物或挖坑、挖沟等时,应与相邻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或采取必要的防险措施,以免危及相邻人的财产和人生安全。

6、因相邻采光、种植关系产生的纠纷处理

在修建房屋或其他建筑物时,应相隔一定距离,以免影响采光。在种植植物时,应与相邻人的土地、房屋保持适当的距离,以免影响其生长和房屋采光。

7、因相邻地界上设施的使用而产生的纠纷处理

相邻地界上的道路、桥梁、水渠、界墙等共用设施,相邻关系人应共同使用、共同受益、共同养护。任何一方不得擅自改变其位置,据为己有,或不承担养护义务。

8、相邻房屋排烟和安装空调引起纠纷的处理

安装烟囱、抽油烟机等排烟设施及空调时,应与相邻房屋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得让烟雾熏到相邻房屋,影响其外观和生产生活。

相邻关系纠纷案件中需提供的证据及举证责任分配

1、证明当事人诉讼主体资格的证据

自然人应提供居民身份证、户口簿等能证明其身份的证据;个体工商户应提供户主的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工商登记证书、营业执照等证据;法人或其他组织应提供法人登记证书、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姓名及其他组织负责人姓名、职务等证据。

2、相邻关系纠纷的证据

原告应提交能证明相邻关系纠纷产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后果、造成损失数额/范围等方面的证据。例如,申请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处理的材料、有关部门的回复文件、调解记录、照片、房产证、勘验笔录、证人证言、鉴定意见、评估结果、工资证明、完税证明等。

3、否认承担相邻民事责任的一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

被告应举证证明相邻权利人主张的相邻侵权请求权未产生、受阻碍或已消灭的事实,根据法律的抗辩事由。

法院处理相邻关系纠纷案件的可能情况

1、原告申请撤诉

如果原告在法院宣判前申请撤诉,法院将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准许。如果准许撤诉,法院将作出撤诉裁定书,结案。

2、双方当事人协商达成一致调解意见

如果在宣判前,双方当事人协商达成一致调解意见,且协议不违反法律,法院将作出调解书,结案。

3、法院作出判决

如果原告在宣判前未撤诉,双方也未能达成调解,法院将依法作出判决。如果原告能充分证明被告的妨碍行为存在,并对造成的损失提出具体的请求,法院将判决被告履行相应的义务,赔偿相应的损失。如果原告无法证明被告的妨碍行为,法院将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审判实践中常见的疑难法律问题

1、相邻关系的主体问题

在相邻关系案件中,不动产的所有权人、用益物权人、占有人都可以成为诉讼主体。对于不动产的使用权人作为被告的情况,应区别对待。如果原告针对使用人的不当行为起诉,不动产所有人无需参加诉讼。如果原告的诉讼请求涉及不动产及其附着物的处理,应以使用人和所有人作为共同被告。

2、妨害程度与容忍义务的界定问题

在审理相邻关系案件中,妨害程度与容忍义务的界定直接影响案件的审理结果。根据社会一般人的容忍限度来判断,考虑受害人利益的性质和程度、妨害行为的性质和程度、土地利用的先后关系等因素。

3、相邻关系与其他法律关系竞合的问题

在处理相邻关系案件时,应区分相邻关系与行政法律关系、地役权、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及物业管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对于涉及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提出异议,应提起行政诉讼;对于涉及侵权或其他法律关系的纠纷,应从相邻关系中分离出去,在审理相邻关系纠纷时,仅根据相邻关系适用法律。

4、相邻关系的诉讼时效问题

相邻关系纠纷案件中的排除妨害请求权、停止侵害请求权、消除危险请求权属于物上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制度。由于相邻妨碍的状态往往是持续存在的,权利保护的角度来看,也不适用诉讼时效制度。

相关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第八十八条:关于不动产权利人利用相邻土地、建筑物的便利问题

建筑施工和管线铺设

不动产权利人在进行建筑物的建造、修缮以及电线、电缆、水管、暖气和燃气管线的铺设等活动时,如需利用相邻土地和建筑物,相邻土地和建筑物的权利人应当提供必要的便利。

第八十九条:关于建筑物建造的规范

遵守国家标准

在建造建筑物的过程中,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同时要确保不妨碍相邻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和日照。

第九十条:关于不动产权利人的环境保护义务

废物排放和有害物质

不动产权利人不得违反国家规定,禁止弃置固体废物,排放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噪声、光、电磁波辐射等有害物质。

第九十一条:关于施工活动对相邻不动产安全的保障

施工活动的安全性

不动产权利人在进行土地挖掘、建筑物建造、管线铺设和设备安装等活动时,不得危及相邻不动产的安全。

第九十二条:关于利用相邻不动产时的损害赔偿

利用相邻不动产的责任

不动产权利人在利用相邻不动产进行用水、排水、通行、管线铺设等活动时,应尽量避免对相邻不动产权利人造成损害。如果造成损害,应当进行赔偿。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相邻权原则与相邻关系的处理

    相邻权原则在处理相邻关系中的应用。相邻权原则要求相邻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相邻各方应本着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等原则处理相邻关系,包括通行、流水、建房挖沟等。法律对处理相邻关系有相应规定,按照法律、法规及当地习惯处理。

  • 案情简介:邻居违建纠纷

    邻居之间的违建纠纷。被告在露台擅自搭建构筑物,严重影响了原告的休息和存在安全隐患,原告要求拆除并恢复露台原状。法院判决被告拆除构筑物并恢复露台原状,被告虽声称得到了默许但未提供证据证实。律师解析了相邻权中的常见权利,如通行权、水权、建筑权等。

  • 房屋采光权的法律规定

    房屋采光权的法律规定和标准。根据《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不动产相邻方应正确处理采光等相邻关系,侵犯采光权需承担法律责任。采光权是有条件和有范围的权利,不能仅通过测量确定。建筑布局需综合考虑日照、采光等要求,保障居民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少于1小时。居民可通

  • 处理相邻关系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以邻为壑,损人利己,妨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是与相邻关系所应遵循的原则相悖的。人民法院处理相邻关系纠纷,也要兼顾各方的利益,使纠纷得以妥善解决。相邻关系的种类很多,法律很难对各种相邻关系都作出具体规定,这就需要人民法院在处理相邻关系纠纷时,应该从实际

  • 盖房时多占邻居家80公分宽应赔偿多少钱
  • 相邻关系侵权纠纷代理词
  • 农村宅基地纠纷可以找国土局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