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相邻关系问题纠纷的四种途径:协商解决、调解解决、仲裁解决和诉讼解决。前两者通过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执行力;后两者则具有法律强制执行力,由仲裁机构或法院依法审理并作出裁决。选择何种途径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愿。
2025-03-24
首先,处理相邻关系纠纷应当由当事人各方自愿协商,和平解决之间的争端。其次,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当事人各方可以共同请求人民调解组织,对他们之间的争议进行调解,同时,对争议的情况,提请有关主管部门比如国土资源部门、林业部门、建设、城管部门等给予协助,在有效
2025-02-14
专属管辖是地域管辖的一种。法律规定某些案件必须由特定的法院管理,当事人不能以协议的方式加以变更。具有强制性和排他性,与特别管辖不完全相同。所谓不动产纠纷是指因不动产的权利确认、分割、相邻关系等引起的物权纠纷。因此,装饰装修合同纠纷属于建设工程合同纠纷
2024-10-10
依据我国物权法的规定,邻居修路要经过村民院子的,当事人应该提供必要的便利,如果当事人不同意的,双方可以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提起诉讼解决纠纷。第八十四条 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对历史上
2024-07-21
在农村相邻权纠纷中,当事人常常互不相让,大动干戈,主要是因为传统风俗习惯造成的。在相邻关系纠纷中,为“争口气”而打官司的现象比较常见。
2024-05-28
地役权,是指为使用自己不动产的便利或提高其效益而按照合同约定利用他人不动产的权利。其一,地役权是按照当事人的约定设立的用益物权。另外,地役权的存续期间,也可任由当事人约定,并得设定永久地役权;而相邻关系的存续期间是法定的。相邻关系受到侵害后,一般提起
2024-05-22
相邻关系与地役权都是权利人为了自己不动产的便利或经济效益,对毗邻或邻近的不动产施加一定的负担,对相互毗邻或邻近的不动产的权利人的权利进行部分限制,要求对方应尽某种容忍或不作为义务。相邻关系中权利受到限制的不动产当事人可以通过设定地役权排除相邻关系的适
2024-05-18
答疑老师Weiqing:此题涉及的是地役权与相邻权的区别与联系。地役权与相邻权的关系非常密切,二者很容易相混淆,可以通过比较分析来加以区别。最后,在权利存续期间及有偿与否方面,地役权的存续期间可由当事人约定,地役权的取得有偿与否也取决于地役权的设定方式和双
2024-05-15
原告xxx,男,xx年x月x日出生。原、被告相邻关系纠纷一案,原告2010年9月7日诉至本院,本院受理后依法向二被告送达了起诉状副本、应诉、举证通知书及开庭传票。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xx省x
2024-04-18
地役权是缘于调和不动产利用过程中的冲突而产生的,与相邻关系的产生原因类似。相邻关系是法定的,而地役权通常是由当事人各方通过合同约定而设立的。相邻关系受到侵害后,不能直接以相邻关系为基础提起损害赔偿诉讼,而应该提起所有权的行使受到妨害之诉。而相邻关系的
2024-03-05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农村建房时相邻的邻居有提供必要便利的义务,如果无理防止建房的,当事人可以向村委会反映情况,解决不了的可向法院起诉。第八十四条 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农村村民需
2024-02-24
首先,处理相邻关系纠纷应当由当事人各方自愿协商,和平解决之间的争端。其次,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当事人各方可以共同请求人民调解组织,对他们之间的争议进行调解,同时,对争议的情况,提请有关主管部门比如国土资源部门、林业部门、建设、城管部门等给予协助,在有效
2024-01-09
租赁合同纠纷管辖法院可以约定,若是当事人没有约定的,就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三条第一项规定的不动产纠纷是指因不动产的权利确认、分割、相邻关系等引起的物权纠纷。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纠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建
2023-12-16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实践中,容易与土地侵权纠纷发生混淆的是土地相邻关系纠纷,在此有必要加以厘清。作为人民法院
2023-10-26
在审理相邻关系案件时要注重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尽量把对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对于已经取得行政许可的生产活动,要尽量避免造成停工停产。相邻关系对于当事人的生活环境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尤为重要,在审理案件中存在利益冲突时要优先保护当事人的生存权利益,充
2023-10-03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