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熊先生并未向陈女士透露他名下的这套别墅已被法院司法冻结,直到中介公司在次日发现后才告知了陈女士。
当天,中介安排熊先生和陈女士再次见面,熊先生才承认自己在法院有6万元未偿还的债务。他表示,只要拿到陈女士的定金去还债,就可以解除房屋的冻结。于是,双方约定于2015年12月30日去法院办理解封手续。
然而,12月30日,熊先生却去了美国,他委托自己的父亲代替他与陈女士和中介公司一起去法院办理还款解冻手续。当天,陈女士给了熊先生的父亲6万元现金,并填写了解封申请;陈女士还向熊先生转账了9万元,并获得了20万元的房屋买卖定金收据。
由于房屋解封需要一段时间,熊先生在电话中提议等他从美国回来且房屋解封后再签订正式的买卖合同。当时双方口头约定的时间是2016年4月。
4月11日,熊先生回国与陈女士面谈,并表示需要时间考虑。4月13日,熊先生通过微信告知陈女士,由于他的母亲不同意出售,所以不再签订该房屋的买卖合同。
4月27日,陈女士向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返还30万元定金,并赔偿因违约造成的经济损失170万元。
庭审中,熊先生同意解除合同,同意返还陈女士20万元定金和10万元预付款,但不同意赔偿原告主张的违约损失。熊先生认为,既然房屋买卖协议约定了对违约适用定金罚则,就应该适用定金罚则,而且定金罚则和赔偿违约损失是不能同时存在的。此外,原告支付的定金是订约定金,不是履约定金,所以不认可原告的诉讼主张。
9月13日,法庭组织双方对评估报告确定的房屋价值为537万元进行质证。虽然原告认为评估价偏低,但仍表示接受,并根据评估价格将索赔额调整为112万元。被告认为评估价格过高。被告认为原、被告之间的合同处于初步阶段,且未影响原告另行购房,原告也未支付首付款。即使被告要承担责任,也只能在定金范围内承担责任。双方争议的协议只是对后续房屋买卖合同签订的预约,如果原告违约,只需承担定金责任;而如果被告违约,承担大额违约金对被告来说是不公平的。
经过审慎审理,宝山法院考虑了合同履行情况、原告支付的金额、被告的违约情况,参照评估意见,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原则,酌情确定熊先生应赔偿陈女士85万元。
购房者在购房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重要事项。首先,购房者应查验售房者的五证两书,确保所购房屋属于合法交易范畴。其次,实地考察楼盘,了解各类设施是否达标,关注产权年限等关键信息。最后,在选择楼层和户型时,购房者应考虑多方面因素,如楼层的高度、采光、通风等以
购买教育地产时可能遇到的三大问题。首先,针对原房主未迁出户口的情况,购房者应在签订购房合同时,明确约定原房主在限定时间内必须迁出户口,并设定违约责任。其次,关于水电户名的变更,原房主有义务协助新房主进行变更,这是购房合同的附随义务。最后,对于房龄超过
抵押借款手续的办理流程。借款人需提交相关证件,包括房地产权证、身份证和户口簿等。接着,专业评估机构对抵押物进行评估,签署委托协议和抵押借款合同,并进行公证。最后,办理房屋抵押权证后,放贷人将贷款金额打入借款人账户。流程中如有疑问,可进行律师在线咨询。
夫妻财产分割中如何收集存款和房屋证据的问题。对于存款证据,如果知道存款银行,可以向法院申请调取信息,但成功与否取决于法官的态度;如果一无所知,则无法查询。对于房屋证据,如果是共同财产或另一方秘密购置,可以自行前往房地产管理部门调取证据或委托律师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