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处罚法 > 行政处罚法律法规 > 侵犯名誉权的行政处罚是怎样的

侵犯名誉权的行政处罚是怎样的

时间:2022-04-29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23318
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规定,侵害他人名誉权的,可以依法对行为人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若是情节较重的话,则可以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关于侵犯名誉权的行政处罚是怎样的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侵犯名誉权的行政处罚是怎样的

1、侵犯他人名誉权的,可以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名誉权是人格权的一种;这些被维护的名誉是指具有人格尊严的名声,是人格的重要内容,受法律的保护;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二、侵害名誉权的行为方式有哪些

1、侮辱行为:

侮辱,是指故意以暴力、语言、文字、漫画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的行为;侮辱的表现形式有:

(1)以口头语言或动作(非暴力)侮辱他人;

(2)以暴力的方式侮辱他人;

(3)以书面语言的形式侮辱他人;

2、诽谤行为:

诽谤,是指行为人故意或过失地散布虚假事实,贬损他人名誉的行为;所谓“故意”,是指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人明知所散布的事实是虚构的,不存在的,但因可以达到贬损他人名誉而仍然散布的行为;所谓“过失”,是指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人不知所散布的事实是虚假的,但因可以达到攻击目的而贬损他人名誉或因好奇而散布、传播的行为;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不是虚假的,散布这些事实涉及隐私,其目的是为了贬损其名誉的,亦可因泄漏个人隐私贬损他人名誉而承担侵权责任;

3、诽谤的表现形式有:

(1)语言诽谤;如通过口头语言将捏造的事实加以散布,致他人的名誉受损;

(2)文字、漫画诽谤;如通过撰写文章或绘制漫画,捏造事实并加以散布,致他人的名誉受损;

4、新闻报道严重失实:

新闻报道失实,是指新闻报道与事实真相不符的情形;如果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损,则应视为侵害他人名誉权;但考虑到新闻的时效性,新闻报道存在一些差错也在所难免,故新闻报道中出现一般性的失实,可不作侵害名誉权处理;只有在新闻报道中严重失实并致他人名誉受损时,才视为侵害名誉权的行为;

5、评论严重不当:

评论严重不当,是指对某人或某事的评论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符的情形;评论严重不当,且致他人名誉受损时,应认定为侵害名誉权;但基于言论自由的理念,对评论予以苛责也不合适;因此,如果评论仅仅是用语不当或遣词造句不确切,且无故意或过失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和用语时,不能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病危是否能免除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关于病危是否能免除行政处罚的问题。虽然病危状况本身不能免除处罚,但在特定情况下,如未成年人、精神病人、未被发现的犯罪行为以及特定情节和表现等,可以考虑是否免予行政处罚。

  • 根据新《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的行政诉讼范围

    新《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的行政诉讼范围,包括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行政许可等十二种情况不服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具体内容。该法规定了详细的诉讼范围,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 归责原则和责任分担

    新《公司法》下中介机构的赔偿责任采取过错推定原则的相关内容。中介机构的职员因过错给承租人造成损失,中介机构需承担责任。同时,如果中介机构提供不实信息或存在欺诈行为,也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甚至刑事责任。中介机构需事先核实资料,如因出租人提供的信息有误

  • 失信被执行人的孩子是否可以参军

    失信被执行人的孩子是否可以参军的问题。根据征兵政治审查规定,失信被执行人的孩子如果满足政治条件,包括热爱党、祖国、军队等,并且没有涉及其他不符合征集服现役的情形,那么他们仍然可以参军。父母的失信情况不会对孩子的参军资格产生影响。

  • 土地行政处罚决定书
  • 劳动纠纷处理程序的操作规程
  • 婚前财产协议双方签字有效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