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可以通过提前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需以书面形式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只需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合同。
1. 用人单位名称和印鉴名称一致性:确保填写的用人单位名称与单位有效印鉴名称一致,否则协议无效。填写个人专业名称时,需与学校教务处的专业名称一致,不得简写。
2. 试用期和见习期:外企、合资企业、私企通常采用试用期,其长度可根据合同期限而定,一般为1至3个月,最长不超过6个月。国家机关、高校、研究所通常采用见习期,一般为一年。
3. 违约金约定:一些单位为了留住学生,会规定高额违约金来约束学生。学生在协商中应争取将违约金降至最低,通常不超过5000元。然而,劳动法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中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若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应按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除上述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因此,学生应争取取消违约金约定。
4. 备注部分的约定:现行的毕业生就业协议属于“格式合同”,但“备注”部分允许三方另行约定各自的权利义务。为了防止用人单位口头承诺与实际行动不符,毕业生可以在备注栏中详细说明签约前达成的休假、住房、保险等福利待遇,以便在发生纠纷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 拒绝虚假协议:许多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会强迫学生与熟人亲属签订虚假协议,这对毕业生来说是不利的,毕业生不应屈服。
6. 签署协议的步骤:学生在签署协议时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应等待用人单位填写完毕并盖章后,再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签证盖章。切忌自己填写完毕后直接到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要求盖章。这样做的后果是,单位在填写时可能与之前承诺的工资待遇存在较大差异,而学生因已经签字盖章而无力反悔。学生可能会被迫接受不公平的违约赔偿。
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员工合同到期不续签的处理方式,包括用人单位不续签和劳动者不续签两种情况,以及辞退员工的处理方法和劳动合同不续签的举证责任。对于口头辞退的情况,劳动者应要求用人单位提供书面通知并保留交接通知和清单的证据。在劳动合同终止时,除非用人单位
口头辞退劳动争议的法律依据及时效。劳动者在被口头辞退后一年内可申请劳动仲裁,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相关规定。仲裁时效可因当事人主张权利、请求救济或对方履行义务而中断。对于因拖欠劳动报酬引发的劳动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时效限制。用人单位解除劳动
企业可裁员的情形、裁员程序、劳动合同续订的程序以及如何终止劳动合同。企业可在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和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时裁员,裁员时需向工会或全体职工提前说明情况,并遵循一系列程序。劳动合同续订需提前发出通知书,协商签订新合同或延续协议书,并
员工被开除后工龄的计算问题以及可以辞退员工的几种情况。对于被开除的员工,开除期间的工作时间不计入工龄。可以辞退员工的情形包括试用期表现不佳、严重违纪、严重失职、违法兼职、欺诈订立合同、被追究刑事责任、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无法工作、不能胜任工作和劳动合同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