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毕业之前,如果用人单位已经确定了该毕业生可以招聘进来,可以先签订一份三方协议。三方协议由用人单位、学校和毕业生本人签署,由学校统一发放,编号与学籍一致。签署三方协议的目的是避免毕业生寻找其他单位,同时也避免用人单位再去招聘其他毕业生。学校有责任履行三方协议,不向没有与学校签订三方协议的单位发放报到证,也不提供学生档案的转交和党团关系结转以及学习经历的提供,以确保三方协议的严肃性。
一般而言,三方协议会在毕业生毕业前半年左右发放到毕业生手中。在此期间,毕业生可以参加招聘会,寻找自己心仪的工作单位。如果一方未履行三方协议,对方可以要求赔偿,赔偿金额不超过5000元,才能解除三方协议。
如果在校生签订了三方协议并在工作单位工作,这被称为在岗实习。在此期间,身份仍然是学生,没有时间限制。一般学校不会提前太长时间发放三方协议表格,一般为半年左右。如果在此期间更换工作单位,可以走改派程序,每个毕业生有一次机会。
毕业后,毕业生可以和工作单位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在第一年的前三个月是试用期,之后是实习期。一年后,可以转为正式员工并定级。如果在实习期间更换工作单位,相当于辞职。如果毕业生被改派,可以保留应届毕业生的身份,但不会接续工龄。如果辞职并重新就业,将成为社会人才,不能参加应届毕业生的招聘,但可以接续工龄。
可以入职没有三方协议的情况下,前提是拿到了毕业证书,并且与企业签订了正式的劳动合同。
三方协议是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它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能够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协议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并被正式接收后自行终止。
一旦签署了三方协议,意味着大学生的第一份工作基本确定。因此,应届毕业生在签约前要特别注意相关事项。在签署三方协议之前,应届毕业生应该认真查看用人单位的隶属关系。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一般都有人事接收权,而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则需要经过人事局或人才交流中心的审批才能招收职工。协议书上需要签署相关部门的意见才能生效。此外,应届毕业生还需了解不同地方人事主管部门的特殊规定。
公司不签合同的各种风险及赔偿责任。包括用人单位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需要支付的工资赔偿和经济补偿;员工不签合同导致劳动关系解除的风险;不签合同带来的商业秘密保护问题;以及超过一年未签书面劳动合同被视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风险。因此,公司需重视合同管理,
正式员工入职合同的主要条款,包括入职协议的期限、工作内容、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协议终止的条件以及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同时,文章还阐述了关于劳动者隐瞒怀孕情况的处理方式,用人单位不能违法辞退怀孕员工,特殊情况需根据法律规定和劳动合同约定
三方协议是由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之间签订的一种协议,对签约的三方都有约束力。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必须签订学校统一发放的《高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其他就业协议书无效。就业协议的终止是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终止。签订就业
在实习期间签订的是实习协议,或者应届毕业生签订的是三方协议,实习期过了之后才是签订劳动合同。前款规定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