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中,如果仲裁裁决涉及多项争议事项,其中单项裁决的数额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适用终局裁决。
涉及国家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适用终局裁决。
根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五十条
仲裁裁决是仲裁庭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的具体解决争议的决定。在劳动争议案件中,仲裁庭应当先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后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如果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当事人反悔,仲裁庭应当及时裁决。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果期满不起诉,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按照规定的期限履行。如果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当事人对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中的部分事项不服,并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情况下,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不发生法律效力。
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做出涉及多个劳动者的仲裁裁决后,如果部分劳动者对裁决不服并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裁决对提起诉讼的劳动者不发生法律效力;对未提起诉讼的部分劳动者,裁决发生法律效力。如果未提起诉讼的劳动者申请执行,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失业保险关系属地原则下,各级就业服务机构办理解聘备案手续的规定和流程。包括青岛市、五市三区就业服务中心以及省就业办的受理范围。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劳动争议仲裁的程序、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诉讼处理方式以及集体合同争议的解决方法。
劳动争议仲裁的意义及程序。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通过公正的裁决解决劳动争议的必要程序,需在我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进行。劳动争议仲裁的申请时效及所需证据种类和范围也被详细阐述。同时,文章强调了工作期间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的重要性。
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的解决期限。调解达成协议后需制作调解协议书,生效需双方签名盖章及调解组织印章。调解未达成协议,当事人可申请仲裁,仲裁时效期限为一年。仲裁庭应在四十五日内裁决案件,如有需要可延期。劳动报酬争议的仲裁时效期限需视劳动关系状态而定。
李某与劳服公司之间的劳动争议案件。李某在劳服公司工作期间,因工资福利待遇低及未参加社会保险等问题产生争议。案件分析涉及劳动仲裁时效和劳动保障监察时效的规定,以及不同观点对李某诉求的看法。最终,根据规定,李某的仲裁申请已超过时效,劳动仲裁和劳动监察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