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政强制执行中或者执行完毕后,如果据以执行的行政处理决定被撤销、变更,或者执行存在错误的情况下,应按照以下情形进行处理:
(1) 应当恢复原状或退还财物;
(2) 若无法恢复原状或退还财物,则应依法给予赔偿。
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一十二条
如果发现《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出现编号、字迹、日期、印章等错误,应以局正式文件作出必要说明,并重新制作并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给行政相对人,无需重新履行行政处罚告知程序。
如果发现《行政处罚决定书》中的处罚种类或处罚幅度错误,应以局正式文件作出必要说明,并从行政相对人处收回该《行政处罚决定书》,重新制作并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给行政相对人。由于改变了处罚种类或处罚幅度,必须重新履行行政处罚告知程序。
如果发现《行政处罚决定书》中所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或适用法律法规规章的条款错误,应以局正式文件撤销该《行政处罚决定书》,并从行政相对人处收回该《行政处罚决定书》。随后,应重新履行行政处罚告知程序,制作并送达新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给行政相对人。
如果发现《行政处罚决定书》中的违法事实不清或证据不确凿,应以局正式文件撤销该《行政处罚决定书》,并从行政相对人处收回该《行政处罚决定书》。随后,应重新对违法事实进行调查核实,补充完善相关证据,确保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基础上,再按照行政处罚程序规定重新作出处理决定,并重新履行处罚告知程序,制作并送达新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在行政相对人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之前,执法部门有权重新调查取证并作出处理决定,这符合《行政处罚法》要求行政机关主动进行纠错的精神。然而,在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期间,执法部门不得自行收集证据,即使收集了证据也无效,但主动进行纠错却符合《行政处罚法》的原则和要求。
如果发现行政处罚的程序出现错误,例如在检验报告送达后未满15日或责令整改未到期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而行政相对人对检验报告提出异议或对责令整改未到期就处罚提出异议,导致该案件在程序上存在严重缺陷,应以局正式文件撤销该《行政处罚决定书》,并从行政相对人处收回该《行政处罚决定书》。随后,应按照行政处罚程序规定重新作出处理决定,并重新履行处罚告知程序,制作并送达新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行政本位模式与司法本位模式的比较。行政本位模式主要在德国和奥地利等国家采用,强调行政机关自行执行权力,提高行政效率,但需要对行政机关的执行权进行必要的限制。司法本位模式以美国和法国为代表,强调司法控制和审查,防止行政权滥用,但可能降低行政效率。两种模
行政处罚的执行及行政强制执行权的有关内容。行政机关在行使强制执行权时需遵守法律规定,其范围因法律而异。我国以人民法院为主体的强制执行机关规定了行政机关的强制执行权限。当行政处罚决定难以执行时,需申请法院执行或自行执行。此外,只有公安机关可限制人身自由
判决后未缴纳罚金的后果。当事人如未按时交纳罚金,法院将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确保罚金缴纳。若当事人已受行政处罚,法院将折抵已执行部分。而对于没收财产的判决,一旦生效将立即执行。
行政听证程序的多重意义。从理论角度看,行政听证程序是为了维护公平精神,平衡公权与私权的关系;从经济学角度看,行政听证可提高行政效率、节省交易成本;从行政法律体系角度看,它是核心部分,维护体系的完整性;从依法治国角度看,它加强依法行政和法治意识;加入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