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政强制执行中或者执行完毕后,如果据以执行的行政处理决定被撤销、变更,或者执行存在错误的情况下,应按照以下情形进行处理:
(1) 应当恢复原状或退还财物;
(2) 若无法恢复原状或退还财物,则应依法给予赔偿。
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一十二条
如果发现《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出现编号、字迹、日期、印章等错误,应以局正式文件作出必要说明,并重新制作并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给行政相对人,无需重新履行行政处罚告知程序。
如果发现《行政处罚决定书》中的处罚种类或处罚幅度错误,应以局正式文件作出必要说明,并从行政相对人处收回该《行政处罚决定书》,重新制作并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给行政相对人。由于改变了处罚种类或处罚幅度,必须重新履行行政处罚告知程序。
如果发现《行政处罚决定书》中所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或适用法律法规规章的条款错误,应以局正式文件撤销该《行政处罚决定书》,并从行政相对人处收回该《行政处罚决定书》。随后,应重新履行行政处罚告知程序,制作并送达新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给行政相对人。
如果发现《行政处罚决定书》中的违法事实不清或证据不确凿,应以局正式文件撤销该《行政处罚决定书》,并从行政相对人处收回该《行政处罚决定书》。随后,应重新对违法事实进行调查核实,补充完善相关证据,确保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基础上,再按照行政处罚程序规定重新作出处理决定,并重新履行处罚告知程序,制作并送达新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在行政相对人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之前,执法部门有权重新调查取证并作出处理决定,这符合《行政处罚法》要求行政机关主动进行纠错的精神。然而,在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期间,执法部门不得自行收集证据,即使收集了证据也无效,但主动进行纠错却符合《行政处罚法》的原则和要求。
如果发现行政处罚的程序出现错误,例如在检验报告送达后未满15日或责令整改未到期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而行政相对人对检验报告提出异议或对责令整改未到期就处罚提出异议,导致该案件在程序上存在严重缺陷,应以局正式文件撤销该《行政处罚决定书》,并从行政相对人处收回该《行政处罚决定书》。随后,应按照行政处罚程序规定重新作出处理决定,并重新履行处罚告知程序,制作并送达新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三)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
行政机关申请强制执行时,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请执行书、据以执行的行政处罚决定以及其他必须提交的材料。人民法院在收到行政机关的执行申请书及其他必备材料后,应从法律和事实两个方面进行审查。人民法院作出强制执行决定后,应向当事人发出强制执行通知书,命令当事
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都是针对违反行政法上规定的义务而采取的行政行为,二者具有承接关系。再相对方拒不接受行政处罚时,行政机关可以强制其履行。行政强制执行中的执行罚,与行政处罚中的罚款相类似,但二者有本质区别。2009年8月24日行政强制法草案第三次提请第十一届
行政强制执行的目的在于促使义务人履行义务。行政处罚与刑罚的区别:制裁的性质不同;适用的违法行为不同;惩罚程度及适用的程序不同;制裁机关不同;处罚形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