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其它房产知识 > 回购房 > 如何讨回回购房定金

如何讨回回购房定金

时间:2024-12-19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2654
年已77岁的吴老太,准备将动迁的货币化分房款,仍在市中心购置一套二手房。岂料,付掉1万元定金,所看中的那套房子竟然又是面临动迁的房屋。为讨回1万元定金,她把对方卖家周某告上了法院。日前本市静安区法院作出了一审判决,撤销双方所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周某归还吴老太定金1万元。

吴老太与周某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

背景

去年12月,吴老太决定购买市中心的二手房,以便与子女住得更近。经中介公司介绍,她与周某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购买了周某名下的产权房。双方约定了房屋交付时间及付款方式,并且吴老太支付了1万元的定金。

纠纷的发生

不久之后,吴老太得知她购买的二手房将被纳入动迁改造地块,即将被动迁。她认为如果周某如实告知了房屋将被动迁的情况,她就不会购买该房屋。因此,吴老太认为双方订立的合同无效,要求周某全额返还1万元定金。

周某的辩解

周某辩称,在吴老太询问房屋是否将被动迁期间,他曾经到区房地产交易中心查询,发现自己的房屋列入了规划用地许可范围,但并没有拆迁冻结记录,因此可以进行买卖。他表示双方合同可以解除,但是定金不能还给吴老太。

法院审理结果

法院调查发现,去年8月8日,有关部门在争议房屋所在小区门口张贴了公告,告知当地居民该地块将进行出让。同年12月,《静安时报》还刊登了该地块出让合同签订的报道。此外,2003年1月,区土地局作出决定,暂停办理该区域改变房屋和土地用途、分列房屋租赁户名、建立新的房屋租赁关系等手续。

法院认为,尽管双方在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时,并未将所购房屋列入动迁规划或一定期限内不动迁的合同条款中,但吴老太曾就房屋是否会动迁向周某进行过询问,而周某也确认了这一事实。因此,可以说吴老太购房是有附加条件的。吴老太购买该房屋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子女照顾,希望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居住地,而不希望再次遭遇动迁。

作为土地局,张贴该地块列入旧区改造公告,就是向社会公众传达房屋情况变动的信息。该公告张贴在周某所在小区的门口,周某作为小区居民有义务了解相关内容。尽管该公告并未披露房屋动迁的具体信息,但周某此前曾向有关部门查询过,并错误地认为房屋短期内不会动迁,因此向吴老太传递了错误的信息。因此,双方订立的房屋买卖合同应被视为可撤销的合同,1万元定金应当归还给吴老太。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现场看房时需注意的陷阱

    现场看房时需要注意的陷阱。包括定金陷阱,开发商利用人们跟风心理制造的抢房陷阱,房屋面积陷阱,以及开发商口碑和五证的重要性。提醒购房者在现场看房时需保持警惕,谨慎决策。

  • 土地使用权和房屋产权

    土地使用权和房屋产权的不同概念及相关法律规定;解释了公摊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介绍了容积率和得房率的含义及其对购房者和房产企业的影响;最后提到了绿化覆盖率和商品房使用率的含义。文章旨在为购房者提供基本的购房知识,帮助购房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房产。

  • 购房定金的处理方式

    购房定金在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方式。文章讨论了未能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时定金的返还原则,认购书中金、抵押金等约定的分析,认购书中定金的双重功能以及不同违约情况下定金的处理方式。文章强调了定金作为担保的性质,并指出双方应在认购协议书中明确约定各种可能发生的情

  • 什么是“定金”或“定金罚则”

    购房合同中的“定金”或“定金罚则”。根据《担保法》的规定,定金分为违约定金、立约定金、成约定金和解约定金等类型。其中,立约定金是最常见且对购房者最不利的一种。购房者在支付定金时需谨慎,特别是要警惕立约定金的风险,避免因为开发商的误导性宣传而陷入不利境

  • 购房定金合同的特殊处理方法
  • 社保断缴个税可补救
  • 网上帮退购房定金可信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