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保障 > 辞退解雇 > 公司违法裁员怎么办

公司违法裁员怎么办

时间:2022-08-25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29418
某公司以陈某不能胜任岗位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并未就考核评价结果进行举证。酒店辩称自己为经济性裁员,但不符合经济性裁员的法定程序,且与《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中解除理由也不一致....那公司违法裁员怎么办?跟着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公司违法裁员怎么办

一、劳动者权利救济路径有哪些?

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劳动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争议性质,选择合适的方法维护合法权益。

1、自行协商这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通常也是劳动争议发生后最有利于双方的纠纷解决方式。

劳动者可以选择与用人单位积极沟通,协商纠纷解决方案。如果劳动者对于用人单位的答复、处理不满意,可寻求其他救济途径。

2、申请调解自行协商难以形成一致意见的。可以寻求第三方组织帮助,协助双方进行调解。包括:

(1)劳动者可以向工会组织求助,由工会出面协调处理;

(2)部分企业内部有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可以求助该调解委员会;

(3)劳动者可以向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和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

3、向监察部门投诉举报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存在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可以采用电话、信函、来访等方式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进行举报或投诉。这种权利救济方式,相比其他公力救济途径,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同时,由于监察部门可主动、全面对用人单位的不法行为进行调查,故而减轻了劳动者举证责任,降低了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成本。此外,因为监察部门还具有行政执法权,除了追究用人单位民事责任,还可以对其作出行政处罚,故而其作用不容忽视。

当然,劳动监察部门不同于仲裁和审判机构,其纠纷处理范围相对有限,很多复杂劳动争议案件无法通过劳动监察处理。

4、申请仲裁当以上方式都无法解决问题时,劳动者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然,劳动者也可以直接申请劳动仲裁,而不必采用自行协商、申请调解和投诉举报的方式。仲裁裁决后,劳动者不服的,可诉至有管辖权的法院。

5、提起诉讼原则上,法院处理劳动争议必须经过仲裁。未经仲裁裁决的,法院不予受理。但有的属于民事纠纷处理范畴的案件,可以直接起诉。

例如,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向法院起诉,诉讼请求不涉及其他劳动关系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不受仲裁前置限制;

此外退休人员与企业之间的劳务关系纠纷、兼职人员与用工单位之间的劳务纠纷、个人雇佣关系产生的纠纷亦属于民事纠纷,无需仲裁前置。

仲裁、诉讼的优点在于除某些属于行政管理范畴的劳资纠纷外,大部分民事领域的劳资纠纷都可以适用。

其次,仲裁、诉讼强调各方应就争议事实举证、辩论,更有利于查明争议的前因后果,双方不服裁决、判决结果的,还有进一步救济途径,从而充分保障当事人权利。

最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生效裁决、生效判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但仲裁和诉讼也有明显缺点。

一是争议处理周期长。

二是各方举证责任重。无论是仲裁还是诉讼,都需要遵循相应证据规则,尽到自己举证义务方有可能获得支持。

三是救济成本较高。相比于非诉纠纷解决方式,仲裁、诉讼时间、精力付出更多,聘请律师会产生律师费用及其他诉讼费用等。

二、权利救济路径如何选?

权利救济道路千万条,广大劳动者又该如何选择呢?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各类权利救济方式优劣对比。

调解/协商                          劳动检察                                                                                           仲裁/诉讼

优点:                              优点:                                                                                         优点:

1.处理范围广                    1.速度快、效率高                                                                         1.覆盖面广

2.人性化程度高                 2.举证责任轻                                                                                2.充分保障当事人诉权、查明事实真相

3.纠纷解决较为彻底          3.威慑力大                                                                                    3.生效文书可申请强制执行

4.不伤劳资双方和气          4.部分争议本身属于行政部门管理范畴无法仲裁、诉讼,但可通过监察投诉、举报处理(如社保缴纳纠纷)   

缺点:                              缺点:                                                                                         缺点:  

以双方协商一致为前提      处理范围有限                                                                                 1.时间周期长

                                                                                                                                             2.举证责任重

                                                                                                                                             3.维权成本高

由此可见,各种权利救济方式都有优缺点,劳动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以及救济方式的特点进行选择:

特别说明:

?除了仲裁前置系法定程序外,该流程并非法定救济流程,只是从便利性而言建议优先选择。

?调解、协商不仅是纠纷产生后的首选维护合法权益路径,同时在其他路径中,包括仲裁、诉讼过程中,只要双方愿意且不违反法定程序,仍可以通过调解、协商解决纠纷。

?劳动仲裁是当事人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必经程序。但若双方纠纷属于普通民事纠纷的,则无需仲裁前置,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具体可见上文的法院诉讼部分阐述)。

?工伤纠纷中工伤的认定须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做出,故应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而不能直接进行仲裁、诉讼。若仅对工伤认定结果不服的,则可申请行政复议或进行行政诉讼。对于已经认定的工伤,双方就相应待遇存在争议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福利待遇纠纷的含义

    劳动福利待遇纠纷的相关内容。劳动福利待遇纠纷指的是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因福利待遇问题产生的争议。福利待遇包括劳动条件待遇、社会保险待遇和社会福利待遇等。解决纠纷的方式通常首先是协商,协商不成可寻求仲裁机构的帮助,必要时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的管辖依据

  • 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

    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及其职责,包括公务员主管部门代表、聘任单位代表、工会组织代表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员工违纪时公司扣工资的合法性,包括代扣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费用等,以及公司可以扣发员工工资的其他情况,如劳动合同约定和公司规章制度等。此外,还指

  • 建筑工地拖欠农民工资的法律处理方式

    建筑工地拖欠农民工资的法律处理方式。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时,劳动行政部门有权采取相应措施。农民工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维权,如协商、投诉、仲裁和诉讼等,并可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

  • 劳动者自动离职的赔偿责任

    劳动者自动离职的赔偿责任,包括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和损失赔偿的问题。劳动者自动离职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赔偿损失。用人单位需承担证明损失的责任,可扣除工资。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权。未签劳动合同不需缴纳违约金,但有服务期约定和保密事

  • 辞职后是否可以当天拿工资
  • 劳务派遣的定义和概念
  • 长时间拖欠工资是否可追偿利息
劳动保障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