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抵押 > 房产抵押担保 > 房产抵押的程序都有哪些

房产抵押的程序都有哪些

时间:2022-10-18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45091
房产抵押的程序如下:1、首先向银行申请房子抵押贷款;2、银行会对申请人的资质进行审查;3、符合条件的,可以签订贷款合同,并公证;4、银行对借贷人的存款和贷款通过转帐方式划入购房合同或协议指定的售房单位或建房单位。关于房产抵押的程序都有哪些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一、房产抵押的程序都有哪些

1、房产抵押的程序如下:

(1)首先向银行申请房子抵押贷款;

(2)银行会对申请人的资质进行审查;

(3)符合条件的,可以签订贷款合同,并公证;

(4)银行对借贷人的存款和贷款通过转帐方式划入购房合同或协议指定的售房单位或建房单位。

2、法律依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

第十四条 因买卖、设定抵押权等申请不动产登记的,应当由当事人双方共同申请。

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由当事人单方申请:

(一)尚未登记的不动产首次申请登记的;

(二)继承、接受遗赠取得不动产权利的;

(三)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生效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生效的决定等设立、变更、转让、消灭不动产权利的;

(四)权利人姓名、名称或者自然状况发生变化,申请变更登记的;

(五)不动产灭失或者权利人放弃不动产权利,申请注销登记的;

(六)申请更正登记或者异议登记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由当事人单方申请的其他情形。

二、办理房屋抵押要注意什么问题

我们需要明确知道哪些房产不能抵押,根据有关规定,下列房地产不得设定抵押或抵押时受一定限制。

1、土地所有权不得抵押;地上没有建筑物、构筑物或在建工程的,纯粹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不得进行抵押;乡(镇)、村企业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单独抵押。

2、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但是已经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荒地土地使用权除外。

3、权属有争议的房地产和被依法查封、扣押、监管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的房地产,不得抵押。

4、用于教育、医疗、市政等公共福利事业的房地产不得进行抵押。

5、列入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和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其他建筑物不得抵押。

6、已被依法公告列入拆迁范围的房地产不得抵押。

7、以享有国家优惠政策购买获得的房地产不能全额抵押,其抵押额以房地产权利人可以处分和收益的份额比例为限。

8、违章建筑物或临时建筑物不能用于抵押。

9、依法不得抵押的其他房地产。

我们在办理房屋抵押时,应该做到对每个环节都要仔细,尤其是在作为抵押权人时,这自己关系到自己的债权利益。而为了避免自己利益受到损害,建议最好事先了解清楚房屋抵押的程序是什么,而在具体进行抵押的过程中又该注意什么问题。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房屋抵押权登记流程

    房屋抵押权登记的具体流程,包括提交申请、受理申请、审核、登记、收费发证和立卷归档等环节。同时介绍了根据《担保法》的相关规定,特定财产抵押需要办理登记手续,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其他财产抵押可自愿办理,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 先成立租赁而后设定抵押权的情况

    先成立租赁关系后设定抵押权的情况,涉及相关法律法规如《合同法》和《担保法》。在租赁期间,即使所有权发生变化或抵押人将已出租的财产抵押,租赁合同仍然有效。抵押人应告知承租人和抵押权人关于已出租的事实,否则需承担赔偿责任。这种制度体现了租赁权的物权化原则

  • 房屋抵押和房屋按揭的异同

    房屋抵押和房屋按揭的异同,包括法律关系主体、贷款用途和目的、法律关系内容、法律关系的客体以及买卖合同和担保合同标的物的区别。房屋抵押涉及借款人、贷款人和房屋抵押人,贷款用途不特定;而房屋按揭涉及购房人、房产商和按揭银行,贷款专款专用。两者在法律关系内

  • 企业房产抵押流程

    企业房产抵押的详细流程,包括申请、考察、沟通、担保、放贷、跟踪、提示、解除记录等步骤。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房地产抵押登记的相关内容,包括权利设定登记、变更登记和注销登记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41条的规定,房地产抵押应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办理抵

  • 房屋租赁期间夫妻分割房屋的处理方式
  • 房产抵押贷款还清后如何撤销抵押
  • 房产抵押贷款到期还不上可以续贷吗
抵押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