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股东 > 股东代表诉讼 > 股东代表诉讼的执行

股东代表诉讼的执行

时间:2020-05-25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4606
在民事主诉讼中法院执行是比较大的一个问题,法院在执行案件时,经常会出现执行难的问题,而股东代表诉讼是属于民事诉讼之一,也会面临执行的问题,那么股东代表诉讼如何执行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股东代表诉讼的执行

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股东代表诉讼的执行问题适用民诉法的规定,经权利人申请后,由人民法院负责执行法院判决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四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第二百三十六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什么情况下可以提起股东代表诉讼

公司股东在履行完前置程序后,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为公司利益起诉侵害方:

(1)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或者董事会、执行董事收到上述股东的书面请求后拒绝提起诉讼的,向法院提起诉讼。

(2)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或者董事会、执行董事自收到请求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提起诉讼,上述股东可以以个人名义向法院提起诉讼。

(3)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上述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论基础及其意义

    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论基础和意义。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论基础可以基于民法上的代理理论来解释。该制度作为法人制度的必要补充和升华,能够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债权人的利益,防止法人制度的价值目标被异化。同时,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也是法人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弥补了单

  • 股东代表诉讼的起诉名义是怎样的

    只有在这种条件下,才可能发生股东代表诉讼。股东代表诉讼,相对应于以股东私益权为目的的直接诉讼而言,它是基于股东共益权而产生的间接诉讼。股东代表诉讼股东代表诉讼的作用有两个:一是损害赔偿作用,二是违法行为抑止作用。从长远的角度看,股东代表诉讼不仅在于使

  • 股东代表诉讼提起权的主体资格认定标准

    所谓公司股东代表诉讼提起权,是指当公司拒绝或者怠于通过诉讼追究公司治理机构成员或者公司以外的第三人对公司所负有的义务或者责任时,具备法定资格的公司股东依据法定程序以自己的名义,但是系出于维护公司利益而提起诉讼的权利,故又称为派生诉讼提起权等。

  • 法定代表人联合客户损害公司利益股东该如何维护自己权益

    2008年6月,张某、贾某与王某共同投资成立了一家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董事会,张某任董事长。2009年8月,该公司与某贸易中心进行交易,将一批布料卖给该贸易中心。王某多次向董事会提议,要求以公司的名义向法院提起诉讼,董事会却未予理会。后王某调查发现,该贸易中

  • 股东代表诉讼与股东个人诉讼的区别
  • 股东代表诉讼和股东集体诉讼的区别
  • 股东代表诉讼的起诉名义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